欢迎进入中国昌吉网!

当前位置: 频道精选 > 文化

昌吉州文化馆

发布时间:2025-01-01 12:16:04 来源:昌吉日报

  2024年12月23日,昌吉州文化馆举办的2024年新疆社火培训班上,学员们正在学习吉壁腰鼓。    □记者 荷苒·马汗摄

  2024年新疆社火培训班开班

  中国昌吉网讯(记者荷苒·马汗、通讯员郑珍报道2024年12月23日,由昌吉州文化馆举办的2024年新疆社火培训班在昌吉市开班。昌吉州各县(市)文化馆(站)工作人员、新疆社火非遗传承人、文化带头人、文艺骨干等70余人参训。

  据了解,此次培训班为期5天,邀请昌吉州民俗专家及山西省翼城浑身板、吉壁腰鼓、晋阳舞狮3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授课。其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翼城浑身板和山西省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吉壁腰鼓均是首次出现在昌吉州新疆社火培训活动中。

  “来,扎好马步,跟着节拍敲击木板,左、右、左……”当天下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翼城浑身板代表性传承人段田田为20余名学员教授动作要领。段田田介绍,翼城浑身板是山西省翼城县地方传统舞蹈,因舞时用木板击打浑身上下而得名,起源于农民干完农活,用木板敲击身体以缓解肌肉酸痛的行为。

  “我带着翼城浑身板这项非遗项目第一次走进昌吉,希望助力晋昌文化交流,丰富新疆社火的表演内容。同时,也希望参加培训的学员能将这项好玩、好看,还能强身健体的非遗项目传播给昌吉州各族群众。”段田田说。

  培训班上,阜康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艺术团团长冯翠认真学习吉壁腰鼓的动作要领,这是她第二次参加昌吉州文化馆举办的新疆社火培训班。2023年,她在新疆社火培训班上学习了舞龙。回到阜康市后,她向当地社火表演爱好者传授了舞龙技艺,还在昌吉州2024年“文润庭州 福满元宵”元宵节社火展演活动阜康市会场上带领团队舞了9条龙,收获了群众好评。冯翠说:“我要认真学习,学会吉壁腰鼓,在来年的元宵节向阜康市的各族群众展示。”

  昌吉州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一级调研员、昌吉州文化馆党支部书记段伟说:“昌吉州文化馆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新疆社火’的保护单位,肩负着保护和传承新疆社火的重任。我们希望通过开展培训,邀请山西省非遗传承人授课,进一步丰富新疆社火的表演内容,为昌吉州各族群众带来更好的文化体验。”

  让艺术融入群众生活

  中国昌吉网讯(记者许乐、通讯员薛莉报道激情四溢的舞蹈表演,悠扬动听的器乐演奏……近日,昌吉州文化馆2024年秋季公益培训班汇报演出在昌吉州文化馆一楼举行,培训班学员和市民齐聚一堂,共赏一场视听盛宴。

  演出现场,公益培训班学员们依次走上舞台,展示了他们在音乐、舞蹈等艺术领域的学习成果。现场还有72名学员获得了“优秀学员”称号,这些学员将有机会参加自治区、昌吉州的各类群众文艺大赛。

  据悉,昌吉州文化馆2024年秋季公益培训班开设了成人舞蹈、少儿舞蹈、绘画、书法、小提琴、二胡等17个班,吸引了全州各个年龄层、不同行业的500余名群众参与。培训自9月起每周末授课,于年底结束。

  成人舞蹈班学员朱惠玲说:“我以前都是跟着视频自学,这是第一次系统学习舞蹈。授课老师很细心,给我们教民族舞的基本步伐、手势和理论知识,以后我可以自信地去跳广场舞了,我在这里还认识了很多新朋友。”

  近年来,昌吉州文化馆充分发挥公共文化服务主阵地作用,不断组织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并将公益艺术普及作为重要活动内容。自2014年起,昌吉州文化馆每年向市民推出无门槛、零基础的艺术课程,涵盖书画、音乐、舞蹈等艺术门类,开设春季、暑期、秋季和寒假4期培训班,邀请各个领域专业水平突出的优秀老师授课,每年服务文艺爱好者超过1500人次,进一步让艺术融入群众生活。

  把文艺节目送到千家万户

  中国昌吉网讯(记者米桃乐、通讯员吕振江报道2024年12月20日,昌吉州文化馆“我们的中国梦 文化进万家”下基层展演活动走进昌吉市建国路街道星光社区,为居民送上了一场家门口的文化盛宴。

  活动现场热闹非凡。开场舞蹈《天山放歌》活力四射,演员身着鲜艳服饰,用灵动舞姿展现别样民俗风情,瞬间点燃观众热情;随后,女声独唱《灯火里的中国》传递出满满的正能量,引发观众情感共鸣;《花儿与少年》《家和万事兴》等节目赢得台下观众阵阵掌声。

  “能在家门口看到这么精彩的文艺节目,我非常开心,希望以后这样的活动经常来我们社区,丰富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社区居民马会英说。  

  昌吉州文化馆干部赵笑阳说:“本次活动是为了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一步丰富昌吉州各县市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我们后期将持续赴各县市,组织开展下基层展演活动,把优质的、精彩的文艺节目送到千家万户。”

[责任编辑:官静]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