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湾村党员干部平整路边旱田。□李梓玥摄
中国昌吉网讯(通讯员张倩报道)连日来,木垒县照壁山乡双湾村的200余亩彩色中草药观赏采摘试验示范基地里一片繁忙,党员干部带头移栽雪菊、播种百合、搭建树莓支架,同步推进黑加仑、沙生蜡菊等中草药育苗工作。“我们把150亩路边旱田改造成四季景观带,春播豌豆苗、夏赏花海、秋收鲜果,让每寸地都生出金疙瘩!”双湾村党支部书记郭常明干劲十足地说。
目前,基地已完成80%种植任务,预计6月初,雪菊金浪与百合玉立交织的生态画卷将惊艳亮相,为发展“路边经济+采摘体验”筑牢根基。地处通往马圈湾草原景区必经之路的双湾村,曾因150亩路旁旱田杂草丛生,既影响村容又制约增收。村“两委”一班人因地制宜,将其打造成“四季有景、三季有果”的景观农业基地——春日豌豆苗铺就翠绿地毯,盛夏雪菊、百合花海翻涌,金秋树莓、草莓挂满枝头,寒冬中草药枝干亦成别致风景。
“过去种玉米亩均收益不足千元,如今,彩色作物田成了‘流动广告牌’,游客随手拍个抖音就能带火整个村!”郭常明介绍,在去年试验阶段,基地便吸引超过1万人次自驾游客,带动沿线9户村民开办农家乐、销售特色农产品,户均月增收超过3000元。
在视觉引流基础上,双湾村深度拓展“沉浸式体验经济”,40亩草莓园、30亩树莓田推出“入园畅吃+鲜果礼盒”套餐,并计划将黑加仑、沙生蜡菊等加工成养生茶、精油香皂等文创产品。“带孩子实地看草莓、树莓和中药材种植过程,比单纯逛景区有意义多了!”来自乌鲁木齐的游客王女士开心地说。数据显示,仅采摘项目就能带动12名村民“家门口就业”,人均年增收有望达1.1万元。
“这个示范基地是照壁山乡农旅融合的突破口。”照壁山乡党委书记丁万瑾表示,2025年,乡里将以双湾村为样板,持续深化“路边经济+彩色种植+采摘经济”模式,推动周边村落发展特色农文旅产业,让“路边经济”从“一时火”迈向“持续热”,绘就“产业兴、村民富、乡村美”的乡村振兴新图景。从闲置旱田到“网红打卡地”,从传统农耕到“农旅融合”,双湾村正以色彩为笔、产业为墨,书写着乡村振兴的精彩答卷,让沉睡的土地绽放出夺目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