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吉高新区今年首批项目集中开复工
中国昌吉网讯(记者刘茜、通讯员宋华敏报道)3月20日,昌吉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昌吉高新区)2025年首批项目集中开复工,11个项目投资额51.38亿元,涵盖新型储能、新能源装备制造、科技服务、产业配套服务等多个领域。
“这些项目既凸显‘高新’底色,又紧扣‘补链强链’导向,是深化产业链布局的关键一步。项目单体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带动效应强,预计建成后年新增产值57.5亿元,新增就业岗位超4000个,成为园区实现‘开门红’推动产业提质增效的核心抓手。”昌吉高新区产业发展科技局副局长于静介绍。
首航能源集团30万千瓦储热+电化学储能项目,总投资23.95亿元,计划建设厂房40000平方米、办公楼3000平方米、厂区地面硬化及配套设施,预计2025年10月供应蒸汽与电化学发电部分投产,2026年10月全面竣工,实现“冷、热、电、汽”全面投产。项目建成后预计年均发电量约7.24亿度,年供蒸汽约60万吨,供热面积约40万平方米,供冷约20万平方米(冷库),不仅可实现绿色电力、热源的输出,还将有效提升昌吉高新区能源供应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由昌吉云圣智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建设的云圣智能无人机制造项目,总投资1.5亿元,建设智能化无人机生产线,打造智能化、自动化、数字化研发生产基地,创建全疆无人机空地一体化应用场景示范中心。“项目投产后,预计年营业收入2亿元,新增就业岗位100人。智能工厂融合新一代信息化技术,以工业4.0为牵引,整合智能制造、智慧物流、智慧仓储等智能化方案,将实现设备之间的智能物联,车间数据动态更新,生动体现新质生产力,树立‘低空经济、数字中国’新样板。”昌吉云圣智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胡伟介绍。
值得关注的是,所有项目均以“高新特质促转型、提质增效补短板”为导向,其中超5亿元项目3个,科技服务类项目占比超30%,充分彰显昌吉高新区从传统制造向智能、绿色、服务型园区转型的坚定决心。
当前,昌吉高新区已建立“一项目一专班”推进机制,强化用地、资金、审批等要素保障。随着这批项目开复工,园区将加速形成“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园区提质”的良性循环,为全力打造昌吉州新质生产力发展高地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