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讲员:买比亚·吐尔尼牙孜 昌吉州公安局民警
有人问,什么是英雄?我想,英雄不是天生无畏,而是在危难中选择挺身而出;不是站在光环下享受荣耀,而是在伤痛后依然用生命铸就金色盾牌。下面,让我们一同走进主人公——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王召亮的故事。
那是2009年2月15日的深夜,王召亮正在派出所值班,此时接到报警称辖区有人劫持人质,他赶赴现场后,嫌疑人带着汽油桶。通过玻璃门可以看见屋内一个男子用胳膊勒着一名女士,另一只手拿着打火机,情况万分危急。他们边拉开玻璃门边大声劝解,这时他抬头看到火苗闪了一下,不好,此刻他只有一个念头要保护人质,当他扑向嫌疑人的瞬间被一个大火球带着冲击波就把他们炸了出去。醒来后,他看到自己的头皮已经裂开,手背上的皮也已脱落,这时候才感觉到疼、钻心的疼!在病床上咬着牙,能听到紧咬牙关的声音。当时,我们都在问他现场情况,但他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后来他想说什么,但咬着牙不敢松开,怕松开牙关会崩溃、会哭,可男儿有泪不轻弹。王召亮也因此被评定为因战八级伤残。
是啊,警察的职责与使命就注定了面对危险要逆行,要做好随时牺牲的准备。
王召亮多次受邀参加中央电视台一套《等着我》栏目录制,在他和战友们的帮助下,共计300余人重新和家人团聚。记得那是个飘着雪的除夕夜,王召亮办公室的台灯亮到凌晨三点。他蜷在堆满档案的工位前,屏幕蓝光映着布满血丝的眼睛——这是他在合成作战中心追踪的第47个流浪者。忽然,浙江温岭救助站传来的照片让他瞳孔震颤:老人左耳垂的月牙形疤痕,与三十年前某张泛黄户籍卡上的印记严丝合缝。当视频接通时,福建山村里正在祭祖的一家人瞬间凝固了。86岁的老母亲颤抖着凑近屏幕,浑浊的泪水大颗大颗砸在手机上:“阿山啊,30多年了你怎么不回家啊,我们太想你了”他的儿子哭着说:“每年清明,我都带着您最爱的高粱酒去空坟祭拜,墓碑上的照片还是您三十岁的模样······”在他的不懈努力和坚持下,一位位离散人员得以和亲人团聚!
面对新时代公安职责和使命,他没有因为受伤而气馁,继续回到岗位努力工作,成为全区公安机关破案能手、执法标兵、追逃能手。先后发挥大数据服务实战的专业特长,参与各类重大案件侦办,以实际行动践行“人民公安为人民”的铮铮誓言。因工作成绩突出,王召亮同志曾获评全国全区优秀人民警察、自治区优秀共产党员、开发建设新疆奖章等荣誉,成为全区公安机关先进典型人物。
故事到这里,我想再一次回答什么是英雄,他让我们看见:英雄,是伤疤里长出的玫瑰,是忠诚中擎起的火炬。让我们肩扛使命,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坚韧,绘就昌吉公安护航发展平安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