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燕云
4月28日,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名单“出炉”,劳模再次成为新闻热词、社会关注焦点。在这个偶像层出的时代,有一种“明星”永远闪耀——他们就是劳动模范,是我们最该追的“星”。
新疆有52人获评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新时代奋斗者的群像。他们中既有创新突破的技术能手,也有风雨无阻的外卖员;既有贴心服务的物业客服,也有田间地头辛勤耕耘的农民;既有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也有日夜守护的保安……他们不仅是“老黄牛”式的苦干者、实干家,更是勇于创新的探索者、创业者。在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疆实践中,他们生动展现了劳动的荣光与价值。
当下,数字经济催生出一夜暴富的神话,网红经济制造着捷足先登的成功,让一些人的劳动价值观出现偏差。在这样的背景下,劳模们的脚踏实地显得尤为可贵。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是人民的楷模、国家的栋梁,全社会要学习他们的事迹、弘扬他们的精神。
追劳模这样的“星”,要学习他们“日日行,不怕千万里”的实干精神。人间万事出艰辛。盘点这些劳模的事迹,他们身上有着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外卖骑手高杰,准时高效地送达每一份外卖,两年间实现“零差评”;乡村医生李枝贵,坚守基层36年,能清楚记得每位患者的名字,用实干守护着一方百姓的健康;畜牧师吐拉尔别克·阿布都达别克18年如一日,不断研究提高奶牛单产水平,使所在公司奶牛多项数据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在天山南北的劳模身上,我们看到了他们对事业的“痴”、对工作的“狂”,这是把不可能变为可能的重要品质。
追劳模这样的“星”,要学习他们“百折不挠,勇攀高峰”的拼搏精神。李新潼,一路攻坚克难,推动20余项技术创新,研发无磷环保洗衣粉,填补了新疆技术空白;朱开利,坚守30多年,推动新疆高端毛纺迈入“数智化”;张秀,致力于高品质三文鱼养殖,带领团队研发多项渔业专利,解决传统养殖污染问题,打造新疆三文鱼产业体系……这些平凡劳动者何以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是拼搏攀登、是创新创造。
追劳模这样的“星”,要学习他们“愿得此身长报国”的理想信念。永葆赤诚报国的理想信念,是劳模身上最闪亮的特质。吐尔地·吾斯曼,一家三代秉持“一生守一事,为国护边疆”的信念,用青春和热血守卫祖国的边境线;陈其亮,带领队伍参加国家级技能竞赛,让新疆油田采油工种实现了30年来金牌零的突破……他们用奉献书写担当、用行动诠释热爱。正是那一颗颗赤诚家国心,让平凡的岗位绽放出非凡光芒。
让我们把目光投向这些真正的榜样,因为追这样的“星”,追出的是人生价值,悟到的是奋斗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