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昌吉网讯(记者马晓芳、通讯员马晓燕报道)8月11日上午,记者走进昌吉市迎宾馆小游园,满眼绿意扑面而来。高低起伏的草坪上,黄的、粉的、紫的花朵点缀其中,道路两旁树木葱茏,市民或坐在长椅上休息,或陪着孩子在娱乐设施旁玩耍,或在树下乘凉、聊天,好不惬意。
昌吉市民席瑞和妻子是迎宾馆小游园的常客,当天,他们带着孩子在园内一处沙地玩沙子。“我家就在附近,这里环境挺好,绿树成荫,还有卫生间和儿童游乐设施,每次来这里我们都很开心,也很放松。”席瑞说。
近年来,昌吉市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植入城市建设管理,坚持“见缝插绿、见空补绿”的工作原则,打造休闲、运动、娱乐多功能游园和公园,在拓展城市生态空间的同时,不断满足市民休闲娱乐需求。截至目前,昌吉市共有61个游园和12个公园,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2.03平方米。
三分建七分养。为进一步提高昌吉市游园、公园等精细化管护水平,营造干净整洁、景观优美、规范有序的园区环境,昌吉市园林绿化管理中心先后出台了《昌吉市园林中心道路、游园养护管理单位考核标准及考核计分依据》《绿化养护管理检查考核办法》等养护管理制度,将养护工作精细化、责任明确化。今年,该中心还对游园、公园的绿地等创新实施网格化管理,成立了网格化工作领导小组,通过定人定岗定责,实现了绿地管护精细化、责任化、无盲区。
当天下午,在迎宾馆小游园内,昌吉市园林绿化管理中心修剪工人赵万洪正操作绿篱机修剪绿篱,伴随着隆隆声,不一会儿,几处造型各异的绿篱就被修剪得更加整齐和美观。“我们现在既是修剪工,又是网格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责任绿地’。这几个月是草木生长旺盛的季节,我们每隔20天就要进行一次全面修剪,以保持园林景观的良好造型。”赵万洪告诉记者。
同时,昌吉市还将目光投向闲置空地、荒地,将其改造成了市民家门口的口袋公园。在昌吉市“绿屿间”生态花卉科普园项目建设现场,记者看到七八位工人正顶着烈日紧张作业。“我们主要负责公园的道路铺设、花池装饰、游园设备安装等工作。后期园林工人还要在园内种植草坪和花卉,补种灌木、乔木等,预计8月底完工。”该项目现场施工负责人王智强介绍。
据了解,“绿屿间”生态花卉科普园位于昌吉市中山路和塔城路交会处,占地面积约1800平方米,园内设有本土宿根花卉观赏区、健康运动区,还将设置科普展示牌、休闲座椅等,是一个集科普教育、休闲、健身、娱乐于一体的公共口袋公园。昌吉市民李女士路过施工现场,充满期待地对记者说:“我就住在附近,以前这里是块空地,等这个公园建成后,我出门就能见绿赏花,真是太好了!”
昌吉市城市管理局党组成员、市园林绿化管理中心党总支书记马振波表示:“我们将持续提高游园、公园精细化管理水平,为市民营造良好的休闲游园环境。同时,我们会加大对小区周边、街头转角、道路节点等闲置土地的科学规划和利用,打造更多市民家门口的口袋公园,让‘推窗见绿、出门进园、街角遇绿’成为市民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