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中国昌吉网!

保护碧水蓝天 共建美好家园|昌吉州治气超额完成年度目标2023年空气质量优良率达77.5%

发布时间:2024-02-02 10:14:42 来源:昌吉日报

  中国昌吉网讯(记者刘茜、通讯员李玉荣报道1月15日,记者从昌吉州生态环境局获悉:2023年昌吉州空气质量优良率达77.5%,空气优良天数282天,同比增加8天,较考核目标多4天;重污染33天,较考核目标少两天;PM2.5年均浓度为4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微克/立方米,较考核目标低2.1微克/立方米,超额完成自治区下达的年度考核目标任务。

  在昌吉州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历史坐标上,2023年是非同寻常的一年。进入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触及的矛盾问题层次更深、领域更广、要求也更高,剩下的大都是难啃的“硬骨头”。

  全州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偏煤、运输结构偏公路,涉气重点行业企业多。在生态环境部明确的绩效分级39个涉气重点行业中,昌吉州占了26个,火电、焦化、水泥、电解铝、煤化工等都是重点行业。同时,采暖季长达半年,叠加冬季气象条件不利。

  “乌-昌-石”区域是地理上的“冬窝子”,冬季受蒙古高压控制,多静稳天,边界层低、风速小、湿度大,扩散条件极差,冬季大气环境容量仅为夏季的1/8。每年12月到次年2月是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期,大气环境质量能否改善,攻坚期的表现尤为关键。

  面对“乌-昌-石”区域大气污染防治严峻形势,昌吉州在“关键时刻”使出“关键招数”。“在治气的过程中,我们借鉴了京津冀周边地区的经验,聘请专家团队作为‘智囊团’,推动精细化管控常态化,不断提升环境管理水平。” 昌吉州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马鸿铭介绍。

  早在2019年,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专家团队来到昌吉州,开展区域大气污染成因溯源工作。2019—2021年,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承担昌吉州“一市一策”大气污染成因与治理技术支撑项目,为实施2023年企业治理提升“一企一策”工作奠定坚实基础。2023年4月,经过专家团队先后4轮“一企一策”方案审核,最终确定100家重点涉气企业实施“一企一策”深度治理工程,推动科学、精准治污走向深水区。

  “全州各级生态环境部门上下联动,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在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污染物、重点时段多处着手,各类专项攻坚行动有声有色,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改,一微克一微克地争。”昌吉州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马鸿铭告诉记者。

  从煤烟污染治理,到工业、机动车、扬尘等综合防治,各项措施压茬推进,各类源头治理工程行之有效,环境效益逐步释放。2023年4月—11月,昌吉州“乌-昌-石”区域四县市(昌吉市、阜康市、呼图壁县、玛纳斯县)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区域优良天数增加5天,深度治理取得初步成效。

  2023年昌吉州实现“乌-昌-石”区域散煤基本“清零”目标;100家企业“一企一策”减排项目完成262个,累计减煤89.4万吨,颗粒物、SO2、NOx、VOCs四项污染物分别减排3628吨、5205吨、3379吨、2676吨;对773家“中小微”涉气企业开展深度治理。

[责任编辑:官静]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