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中国昌吉网!

当前位置: 专题 > 新春走基层 > 最新报道

此心安处是吾乡 就地过年同样暖

发布时间:2021-02-09 12:02:04 来源:昌吉日报

  中国昌吉网讯(记者 吴茜 通讯员 石倩 成石麟 左珊)百节年为首。春节是每个中国人心底最深处的文化印记,承载着人们对家的渴望、对团圆的期盼。

  健康年才是幸福年,这个春节,很多在外打拼的游子因疫情防控需要,顾全大局,选择就地过年。这既是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也是为了将来更加安心踏实地团圆。唯有平安,重逢才有意义。再远的距离,也阻碍不了彼此心灵交融、情感汇聚。虽然不能和家人见面,但他们采取多种方式,和家人异地“团圆”,表达对家人和朋友的思念。

  除夕之夜和家人视频连线、用父母邮寄的年货做一桌年夜饭、线上和朋友一起看春晚发弹幕、在新年钟声敲响之时为家人默默祈福……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聆听留在昌吉过年的外乡人与家人亲友间的“团圆之约”,感受浓浓亲情、深深祈愿、满满祝福。

  就地过年 青年显担当

  揉面、拌馅儿、擀皮……2月4日小年当天,木垒县的西部计划志愿者围坐一起,边包饺子边谈生活趣事,交流来新疆工作的感受和收获。选择就地过年的志愿者张瀛雅,抽了个空当儿和家人视频。

33.png

张瀛雅(第一排左三)参加木垒县全域旅游“漳州杯”佳友乒乓球全疆邀请赛。(图片由张瀛雅提供)

  “妈妈,我在这边挺好的,今年就不回去过年啦!您瞧,我正和同事一起包饺子呢!”视频这头的张瀛雅向家人展示着她包的饺子。2020年9月,山西女孩张瀛雅报名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成为一名志愿者,来到木垒县扶贫办工作。以往每年春节前,不管张瀛雅在哪里,都会回到家乡陪父母过年。但是,今年她决定就地过年,减少疫情传播风险,对自己和家人负责。

  今年木垒县共有19名西部计划志愿者选择就地过年。他们分别来自山西、贵州、福建、河北等地。为此,木垒县团委采取多项措施,在春节期间为他们策划一些暖心活动,确保志愿者不回家也能过一个充实、温暖、有意义的春节。

  “好的。同学们,今天的课程就到这里,希望大家过年期间也要加强练习,老师会随时抽查哦。”2月5日晚,结束了视频在线教学后,昌吉州青少年活动中心的“95后”舞蹈老师巴丽根·杰恩斯急匆匆赶往快递点取快递包裹,家住奇台县的父母为她寄来了冬宰肉、熏马肉、包尔萨克等哈萨克族传统美食及新春礼物。

  巴丽根·杰恩斯有两年的“访惠聚”驻社区工作经历,她告诉记者,今年她决定不回家了,和“民族团结一家亲”结对亲戚肖志凤一家一起过年。为此,巴丽根·杰恩斯特地提前跟家人沟通,让父母备好了哈萨克族传统美食寄过来,她准备在大年三十给“亲戚”一家做一顿哈萨克族风味的年夜饭。

22.png

巴丽根·杰恩斯在指导小朋友练习舞蹈。 记者 何  龙 摄

  和同样选择就地过年的同事一起组团看电影、去努尔加滑雪场滑雪、给参加艺考的学子多编排几支带有民族风情的舞蹈……提及春节期间的安排,巴丽根·杰恩斯早已列好了详尽的规划表,她说:“其实就地过年是一次难得的体验,我会通过视频和父母亲朋拜年,希望他们新的一年身体健康、工作顺利,期待大家可以尽快团聚。”

  就地过年 为爱守他乡

  又是一年新春佳节将至,回家过年是中国人心中抹不去的情结。然而,此心安处是吾乡,就地过年何尝不是一种新的体验?

  “叔叔阿姨你们好,给家里寄的新疆干果都收到了吗?”2月7日上午,吉木萨尔县吉木萨尔镇文化路社区工作者丁金芳与远在甘肃敦煌的未来公婆视频聊天,表达问候。

  2019年,丁金芳和马金光相识并于去年12月订了婚。原本马金光打算带着丁金芳回老家举办婚礼,鉴于全国多地倡议就地过年,丁金芳便和马金光商量,等到疫情过去,再回家看父母,此举也得到了双方父母的支持。


  2月7日,丁金芳和马金光来到超市精心挑选过年所需的装饰品和餐具,想到这是属于他们俩的第一个新年,两人眼中满是憧憬。

  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30万千瓦光伏发电基地环境艰苦,这里风沙频繁、风力强,最大风力能达到12级。夏天最高气温可达40摄氏度,冬天夜间最低气温逼近零下30摄氏度……即便如此,工作人员依然坚守在岗,为城市里的万家灯火提供电力保障。鑫海电力30万千瓦发电项目变电站站长章晓磊就是其中的一个。

  章晓磊自2008年毕业以来,在沙漠戈壁从事了13年的电力工作。他也是30万千瓦光伏发电基地发展的见证者。“在严峻的环境中,检查光伏板组件及支架是巡检的难点。”章晓磊说,工作人员不仅需要加强对组件、支架的巡回检查力度,还需要及时解决故障,充分保证光伏板的正常运行。

  临近春节,章晓磊主动请缨在站值守。他说:“我已经4年没有回家过年了,春节期间坚守岗位,这是我作为站长的责任与担当。”前段时间5岁的儿子还在问他什么时候能回家。章晓磊说:“我在外面这么多年了,陪家人的时间太少了。”提起对家人的亏欠,章晓磊眼眶中盈满了泪水。

  “任何职业,每一份工作,总要有人去付出,去坚守。”章晓磊笑着说。

  就地过年 留人更“留心”

  为有效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今年春节,国家倡议“非必要不返乡、就地过年”。在昌吉市好灶头柴火鸡餐厅,今年共有6名来自甘肃、四川、湖北等地的员工积极响应国家倡议,决定留在本地过年。

  “不仅要让大家留下来,还要留得开心和安心。”为让员工踏实、温暖过好年,昌吉市好灶头柴火鸡餐厅推出了许多人性化的关心关爱举措。餐厅负责人白红红介绍说:“大家都辛苦一年了,我们决定给每一个员工发放1000元钱的过节福利,同时还为员工提供丰盛、免费的年夜饭。今年我们就聚在一起,在昌吉过一个温暖、愉快的春节。”

  今年57岁的夏珍英家在湖北恩施,她在餐厅主要从事洗碗和保洁工作,每月工资3500元。受疫情影响,去年春节夏珍英就没回家。收到餐厅发放的春节福利,她真切地感受到如家般的温暖。夏珍英告诉记者:“店里对外来务工员工挺照顾的,我很珍惜这份工作,我会做好服务,让客人满意。”

  11.png

  夏珍英和儿子视频聊天。 记者 巨海成 摄

  春节临近,昌吉市三工镇辖区企业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工作的同时,推出一系列暖心之举,鼓励外来员工留在当地过年。

  “我们公司有700余名员工,目前确定就地过年的约300人。”中通快递新疆分公司安全监察部经理孙利民告诉记者,公司推出了优厚待遇留员工就地过年。

  “过年期间,我们为在岗员工发放双倍工资,同时为放弃返乡过年的外来员工每人发放100元现金补助或价值168元的年货大礼包。后期我们鼓励大家错峰休假,弥补无法返乡的遗憾。”孙利民介绍说,后勤部门已将生活物资备全,并征求员工意见,丰富菜品供给,改善伙食,让员工在单位也能体会到浓浓年味儿,最大限度提升他们的幸福感和归属感。

  “公司给予了我们全方位的关怀,大家心里感觉暖暖的,今年就安心留在单位过年了。”员工布海迪切告诉记者,今年他将通过“云端”向亲朋好友拜年,虽然隔着屏幕,但亲情友情不变。

  华灯初上,万家灯火,年味渐浓。我州各地各单位采取多项措施,用情用心留住来昌吉工作的外乡人在本地过春节,让他们感受到家的温暖。

  对于在外求职、打工、求学的游子而言,就地过年虽然少了一次团圆的快乐、相聚的幸福,但唯有平安,重逢才有意义。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就地过年,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担当。

  这个春节,每一个不回家的你,都是那么让人敬佩。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