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然
任脚下响着沉重的铁镣,
任你把皮鞭举得高高;
我不需要什么自白,
哪怕胸口对着带血的刺刀!
人,不能低下高贵的头,
只有怕死鬼才乞求“自由”;
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
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
对着死亡我放声大笑,
魔鬼的宫殿在笑声中动摇;
这就是我——一个共产党员的自白,
高唱凯歌埋葬蒋家王朝。
赏析
1948年4月,处于地下状态的中共重庆市委机关报《挺进报》被国民党当局破获,中共地下党员、《挺进报》特别支部书记陈然被捕。1949年10月28日,26岁的陈然慷慨就义。长篇小说《红岩》中的人物成刚的原型就是陈然。
1959年2月,由罗广斌、刘德彬、杨益言合著的回忆录《在烈火中永生》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书中写到,陈然被捕后,在审讯时,敌人要他写自白书。他“提起笔,不假思索,一气写出了心里想了许多遍的话。”这些话即《我的“自白书”》这首诗。读过《红岩》这部小说的读者,都一定熟悉这首诗。
“任脚下响着沉重的铁镣,任你把皮鞭举得高高。”开头一句,即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勾勒出一个革命者面对敌人大义凛然、不屈不挠的英雄形象。突出表现了敌人的穷凶极恶,他们用铁镣和皮鞭威胁革命者,试图打垮革命者的意志,然而镣铐的沉重和皮鞭的呼啸,却丝毫不能动摇革命者坚如磐石的意志和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我不需要什么‘自白’,哪怕胸口对着带血的刺刀。”接下来的这一句则进一步表明了革命者决绝的态度,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革命者视死如归,袒露心迹,壮志凌云。
“人,不能低下高贵的头,只有怕死鬼才乞求‘自由’”一句,进一步用对比手法阐明了一个做人的道理,把伟大与渺小、高贵与卑贱的选择摆在面前,发出灵魂的诘问。革命者不为敌人施舍的所谓“自由”而出卖灵魂,威武不屈的精神在字里行间回荡。面对毒刑拷打和死亡的威胁,陈然烈士放声大笑,震撼敌胆,凛然不可侵犯。全诗词句铿锵、酣畅淋漓地表达了一个革命者无所畏惧、忠于革命忠于党的崇高精神境界,充满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和豪迈之情。
从艺术形式来说,这首诗直抒胸臆、慷慨激昂,语言富于变化和节奏感。借助诗人的语言,读者仿佛看到一位受尽酷刑、浑身带伤,戴着手铐、脚镣的革命者凛然不屈昂首挺胸的艺术形象,其情其景令人感佩和动容。今天读来,这首诗仍给人强烈的震撼,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深刻的教育意义。 (王新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