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社社员正在做花毡。昌吉日报记者 刘新新 摄
中国昌吉网讯(记者 刘新新)在党的惠民政策指引带动下,近年来,昌吉市阿什里乡积极发展民族刺绣产业,通过开设培训班和成立专业合作社,让越来越多的哈萨克族妇女在家门口就能创业就业,用一双巧手绣出幸福生活。
4月22日,记者走进阿什里乡二道水子村叶斯力民族刺绣专业合作社,缝纫机在哒哒作响,39岁的哈萨克族妇女石娜尔古丽·吾斯潘正坐在缝纫机前加工制作刺绣产品,一旁4位哈萨克族妇女正一针一线地在花毡上绣制花卉图案,四周墙上挂满了具有哈萨克民族特色的各式绣品。
石娜尔古丽·吾斯潘是阿什里乡二道水子村村民,丈夫是一名货车驾驶员,家中有两个孩子上学。她之前主要在家中照顾孩子,喂养牲畜。她说:“我们家以前日子不好过,丈夫一个人赚钱,他很辛苦。现在我在家照顾着孩子,还能做刺绣,每个月有3000元的收入。”
合作社理事长玛依努尔说:“我们的社员都是阿什里村、努尔加村、二道水子村的哈萨克族妇女,有的在合作社里做工,有的在家里工作。”
叶斯力民族刺绣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4年5月,是以刺绣户为主体的联营合作社,目前有社员25人。合作社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生产,按照合同和花样进行制作,产品以花毡、挂毯、坐垫、地毯等哈萨克族传统特色手工艺品为主,图案精美,民族特色突出,极具观赏性与实用性。
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玛依努尔还曾经到木垒、巴里坤等地学习先进刺绣技术和经验,现在她是多个刺绣培训班特邀的讲课老师。借助现代社交平台,玛依努尔采用抖音短视频线上教授刺绣技艺,拥有了一大批热衷刺绣技艺的粉丝,目前有200多位学员定期在线学习。她同时做线上销售,拓宽了产品销售渠道。
玛依努尔说:“我们现在做的这些花毡、抱枕,都是顾客订单定制好的,不愁销路。现在社员的收入多了,日子也越过越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