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中国昌吉网!

当前位置: 新闻 > 昌吉新闻

争先创优|昌吉州巧打“四张牌” 提升干部培训质效

发布时间:2024-11-15 11:27:45 来源:昌吉日报

  中国昌吉网(通讯员 梁武

  昌吉州持续抓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和新一轮干部教育培训规划贯彻落实,聚焦打好理论、需求、创新、实效“四张牌”,以高质量教育培训赋能高素质干部队伍建设,为全力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新疆实践的典范地州贡献力量。

  打好“理论牌”

  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首要任务,每期主体班次、专题班次单独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理论教育”模块,课程培训时长占比达53.4%。将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纳入教育培训课程体系,创新开展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情景史剧演出,推动教师讲党史转化为学员演党史、讲台变舞台、学员变演员,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爱党、忧党、护党、兴党。深入实施“一把手”政治能力提升计划和年轻干部理想信念教育计划,调训县市、州直部门党政正职132人,培训年轻干部475人。探索“政治辅导员”“导师帮带”制度,开设政绩观教育、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养成教学模块,着力增强干部防风险、迎挑战、抗打压能力。

  打好“需求牌”

  围绕昌吉州“十大典范行动”,开设经济发展、农业振兴、依法治理、生态环境、文化旅游等13期高层次“短精专特”履职能力提升专题研讨班,组织“关键少数”、业务骨干和行业领域企业管理人员赴国内知名高校、科研院所等开展培训,切实提高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目前已培训10期400人。紧贴岗位需求定内容。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紧盯党政主要领导、优秀年轻干部、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等重点对象,根据不同岗位特点、履职需求,靶向设计“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应急管理和突发事件处置”等精品课程32门次,邀请133名领导干部上讲台开展政策业务培训,不断充实完善教材体系、课程体系。建立训前需求调研机制,采取“走访座谈+比较研究+综合分析”的方式,开展培训主题调研2轮次覆盖部门单位82个,开展培训课程调研174次,发放培训需求调查问卷1.3万余份,分类整理意见建议14类3345条,精准掌握干部知识能力“现状”和培训“期望”,全面提升课程的针对性、有效性。

  打好“创新牌”

  统筹整合各类教育培训资源,依托州县党校主阵地,积极打造北庭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奇台腰站子、阜康工业展馆等8个自治区级、14个州级现场教学点和4条现场教学精品路线,丰富教育培训渠道,帮助引导干部走出课堂、深入实践。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充分运用援疆省市优质教学资源,创新举办“丝路同源·智惠闽昌”系列专题培训班106期5188人,推动干部开阔视野、启发思路。持续深化研讨式、模拟式、访谈式、互动式教学模式,训前组织学员围绕工作中存在的难点痛点问题开展1次交流研讨,训中与当地对口业务单位开展1次业务座谈,训后结合培训内容进行1次“讲认识、谈体会”交流活动,引导教师联系实际教、干部带着问题学。今年以来已组织76个班次,开展交流研讨273次。实施“提升干部素质能力、助力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选派136名优秀年轻干部到县乡、园区、信访等领域实践锻炼,选派9名有培养潜力的正科级干部到县市、园区定向挂职,鼓励17名行业系统骨干双向挂职,推动干部在火热实践中增长才干、练就本领。

  打好“实效牌”

  建立干部教育培训跟踪管理机制,制定《干部教育培训跟班管理“十条”规定》,实行主体班次和专题班次“组工干部+党校教师”“行业骨干+培训机构负责人”双带班联管制,动态管理学员学习、考勤、交往等情况。建立考学述学评学机制,紧扣培训内容开展无纸化考试、随机点名发言、现场答题,每期培训结束邀请承办单位班子成员听取1次学员学习成果交流,学员向单位全体干部汇报1次学习感受,按照不少于学员数10%的比例,加强训后跟踪回访与分析,做到“开班必回访、每班一分析”,推动学员以学促智、以学促干。探索建立在培训中考察识别干部的工作机制,在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县级干部进修班、高层次履职能力提升专题研讨班等重点班次中选派组工干部全过程跟班,多角度接触了解干部培训期间的学习情况和日常表现,及时把政治过硬、表现优异、能力突出的优秀干部纳入组织视野。

[责任编辑:官静]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