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宋海波
12月5日,记者走进自治区体育局摔跤柔道运动管理中心训练馆,“嘭!嘭!嘭!”的声响不断回响,这是身体重重摔落摔跤垫上的声音。刚刚从韩国载誉归来的哈比拉·阿吾萨衣满正与对手激烈过招。
11月23日,26岁的哈比拉在韩国国际摔跤公开赛上问鼎男子自由式摔跤97公斤级冠军。11月12日,他在2024年中国—中亚五国摔跤精英赛中力压群雄,勇夺男子97公斤级桂冠。
哈比拉·阿吾萨衣满(左)与同为摔跤运动员的弟弟合影留念。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宋海波摄
场上的哈比拉目光如炬,过肩摔、抱臂摔、过胸摔……各种招式信手拈来,强壮的身躯被汗水浸湿。走下训练场,他的眼神中却满是笑意,与训练场上的专注、严肃判若两人。“在韩国站上领奖台的那一刻,是什么样的心情?”记者问。哈比拉长长地呼出一口气,平静地说:“终于走出来了。”
今年8月的巴黎奥运会,成为哈比拉过去几个月心中一道坎。他代表中国队,站上男子自由式97公斤级赛场。首轮较量中,他的对手是美国队的凯尔·斯奈德。上半场哈比拉比分领先,然而在关键的下半场,他的心态出现微妙变化,“我急于取分,却忽略体能分配的重要性。被对手抓住机会,分数被反超了。”回忆起这场比赛时,他眼中难掩遗憾。
当比赛结束的哨音响起,哈比拉的心像被重锤击中,一度沉浸在深深的苦恼中。归国后,哈比拉回到家乡额敏县。曾几何时,他与村里的玩伴们在尘土飞扬中嬉戏摔跤,未承想,这一路的摸爬滚打,竟引领他走上国际摔跤舞台。如今的村庄依然充满熟悉而亲切的气息,年迈的父母眼中对他满是疼惜与关爱。
“父母都是朴实的牧民,回到家中,我帮他们做些力所能及的农活儿,喂养羊群、打理饲草。”哈比拉说,在家中宁静的生活,让他心绪渐渐沉静下来。他告诉自己,一次失败并不能定义自己的摔跤生涯,那不过是漫长征途中的一次小小坎坷罢了。
9月初,他归队投入训练。“若想重新找回巅峰状态,就必须精准地剖析自身的不足之处,并且在日常训练中,付出比以往更多的汗水与努力,才有可能突破困境。”哈比拉说。
哈比拉·阿吾萨衣满进行体能训练。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宋海波摄
主教练达吾提努尔·吐尔给予他鼓励,俩人并肩作战,逐帧分析比赛与训练录像。画面一帧帧闪过,每一个动作、每一次失误,都被他们细致地拆解探讨。哈比拉还通过增加体能、专项力量训练等方式,不断提升训练强度,他的身影如同不知疲倦的陀螺,一遍遍地重复着各种动作。
证明自己的机会来了。在中亚五国摔跤精英赛的决赛上,哈比拉充满斗志,以11:0的绝对优势,干脆利落地战胜对手,成功将冠军奖杯揽入怀中。在韩国举办的国际摔跤公开赛上,他延续近期的出色状态,将过去几个月磨炼的技战术发挥出来,以稳健的表现成功摘得金牌。
看到这样的哈比拉,达吾提努尔也难掩激动:“在巴黎奥运会后,大量训练让他的竞技状态不断提升。获得这样的成绩,是他辛苦付出、不懈努力的必然结果,我由衷地为他感到骄傲。”
哈比拉·阿吾萨衣满(右)进行腰腹核心训练。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宋海波摄
哈比拉并没有一直沉浸在喜悦之中,在中亚五国摔跤精英赛夺冠后,他便与教练制定出一份更为严格且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我必须做好冬训规划,着重提升体能。后续还会有国外高水平运动员与我对抗训练,这是一次提升技战术的好机会。”哈比拉说,他要以最佳状态参加更多国内外赛事。
哈比拉告诉记者,在日常紧张的训练之余,他还有一项放松自己的爱好——爬山。对他而言,每一次向山巅的攀登,都是在锤炼他坚韧不拔的意志。
青少年摔跤运动员,在自治区体育局摔跤柔道运动管理中心训练馆内训练。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宋海波摄
目前,自治区体育局摔跤柔道运动管理中心有近150名运动员,既有能随时于国内外大赛舞台一展身手的一线健将,还有潜力无限的青少年后备力量。哈比拉的故事,还在激励着身后不断涌现的新晋摔跤手们,怀揣梦想,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