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中国昌吉网!

七旬老兵王红印定居昌吉坚持为群众讲红色故事

发布时间:2021-03-19 15:51:39 来源:昌吉日报

王红印定居昌吉加入宣讲队坚持为群众讲红色故事——

七旬老兵的红色情怀

  中国昌吉网讯(记者  马晓芳  文/图)历史因铭记而永恒,精神因传承而不灭。在昌吉市建国路街道电力社区,年过七旬的老兵王红印多年来用实际行动传承红色记忆,追忆革命精神,传播红色正能量。

  “在一次战斗中,我的战友顾品康被美国飞机投掷的炮弹的弹片击中头部,但他坚守在阵地上,直至把敌机击落,如今他的脑部还有残留的弹片……”3月15日上午,在昌吉市建国路街道电力社区“红色蒲公英”驿站里,王红印给社区干部和辖区居民讲述他的战友在前线与敌人顽强斗争的红色故事,讲到动情之处,他的眼睛微微泛红。

111.png

    王红印给电力社区干部讲红色故事。

  加入“红色蒲公英”宣讲队

  今年74岁的王红印是电力社区“红色蒲公英”宣讲队的成员,他虽然头发花白,但精神矍铄,谈吐间还带有军人的风范。

  1968年2月,王红印应征入伍,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某部防空兵高炮部队的一名战士。入伍不到两个月,他就奉命奔赴援越抗美战场,在越南北部安沛战区参加对美空军作战。他在部队快速成长,197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73年复员。

  2015年,王红印随儿子来到昌吉市定居,加入了“红色蒲公英”宣讲队。在社区的积极组织下,在王红印老人的动员下,这支宣讲队的队员从最初的3人发展到如今的30余人。宣讲队队员通过出板报、编快板等多种方式,利用国旗下的宣讲、微党课、居民夜校及时宣讲党的惠民政策,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革命优良传统、国际国内最新形势、文明新风等传播到千家万户。宣讲队先后组织受众达100人以上的宣讲120多场次,总受众达1.2万多人次。他们就像蒲公英的种子飞向四面八方,将红色正能量带入了寻常百姓家。

  为讲好红色故事多方搜集资料

  在不到20平方米的“红色蒲公英”驿站,记者看到,墙上挂满了讲述中国共产党成长壮大的光辉历程和革命英雄事迹的展板,桌子上整齐摆放着一些老照片,还有一本本红色书籍和一枚枚纪念章,充满了革命记忆。这些都是王红印为讲好红色故事和党史故事而多方搜集到的。其中,一张已经泛黄且经过拼接过塑的证书引起了记者的注意。王红印视如珍宝地双手捧起证书,向记者介绍它的由来:“这是1969年3月,我们部队从越南回国时,当时的越南国家主席胡志明为每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援越抗美部队官兵颁发的援越抗美纪念证书。这张证书虽然破旧却承载着历史的印记。”

  社区干部、入党积极分子阿义肯说:“王叔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我们要发扬革命优良传统,不畏艰难,脚踏实地地做好本职工作,服务好辖区居民。”

  社区居民李先生说:“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革命先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要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教育引导好下一代,将革命先辈的精神传承下去。”

  近年来,电力社区打造了红色文化游园、“红色蒲公英”驿站、红色大舞台、红色书屋和红色影院等“五红”品牌,把红色文化融入社区建设、服务群众的方方面面。

  “感谢王红印老人和其他宣讲队队员多年来的无私奉献,也希望有更多的老党员、老革命、老军人加入到我们的宣讲队中,为群众宣讲党史、宣讲红色故事,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电力社区党总支副书记马海表示。

  每天学习1小时只为讲好党史

  多年来,王红印养成了每天至少学习1小时的习惯,他通过阅读书籍和报纸等方式,丰富党史知识,使自己的宣讲与时俱进。在他的公文包里,装满了他手写的演讲稿,记录了他在援越抗美战区的所见所闻,还有他通过战友搜集来的红色故事。他说要将这些故事整理出来,讲给身边的人听,将红色记忆留给后人。

  “今后,我还要继续发挥余热,带领宣讲队不断丰富宣讲内容,创新宣讲载体和形式,与时俱进,传播正能量和时代最强音,让大家知所从来,明其所趋,进一步激发社区各族群众知史爱党、知史爱国情怀。我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当好党的队伍中的一名好战士!”王红印说。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