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昌吉网(记者 王薇)七月的骄阳,烘烤着大地。奇台县西北湾镇柳树河子村绿树成荫,鲜花遍地,农舍成排,干净整洁的柏油路连接家家户户,村民们谈笑间对未来充满憧憬……
这几天,一个好消息在村里传开了,村党总支荣获“自治区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聊起村里这些年发生的变化,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作为全村的带头人,柳树河子村党总支书记朱家看着刚领回的奖牌和证书难掩激动的心情,他说:“这份殊荣来之不易,作为一名基层党员,我将一如既往以实际行动践行党员的初心使命,带着群众,在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奋力前行。”
柳树河子村位于奇台县西北湾镇西北角,距离县城13公里,全村456户1264人,总耕地面积34619亩,以种植小麦、葫芦、打瓜、玉米等农作物为主,是奇台县远近闻名的优质强筋小麦生产基地。
近年来,柳树河子村党总支探索创新“党建+”方式开展各项工作,引导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主动担当作为,不断强化组织优势和动员能力,走出了一条党总支坚强领导、多种业态并行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成果村民共享的小康之路。
2019年,柳树河子村党总支被评为自治州“百个先进党组织”;2020年,柳树河子村被评为自治州“九星文明村”。村民们说,这些荣誉的获得,都要归功于他们的“领头雁”。
2019年9月,全国劳动模范、全县种粮大户朱家担任柳树河子村党总支书记,柳树河子村成立壮大村集体经济工作领导小组,一心一意发展村集体经济,帮助村民寻找致富新路子。
有了坚强的党组织领导,还需要“唤醒”乡村的资源,加快推进乡村振兴。
“我们一直在探索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新路径,经过多次研究,决定先从村集体土地发包入手。”朱家介绍说。柳树河子村“两委”严格按照“四议两公开”的工作流程,着手整合村庄闲散土地,盘活资源,对集体机动地进行清理,将清理出的1750亩机动地以每亩686元的价格对外承包,每年村集体可增收120万元。
2019年,柳树河子村“两委”把柳树河子村小学旧址的土地作价后入股,吸纳26户村民投资参股,以村集体股份占比51%、村民股份占比49%的股权分配方式,成立总投资240万元的麦香源股份合作社,主要生产各类芽菜,现日销售额可达1800元。
朱家说,今年,村“两委”和州人社局驻西北湾镇柳树河子村“访惠聚”工作队协调资金4.5万元完成了芽菜厂厂房升级改造,目前麦香源股份合作社正在申请注册商标和绿色食品认证,预计10月中旬投产后,月产量可达30吨,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30万元。
通过流转、引入资本等方式激活柳树河子村的土地资源;投入40万元购买20头生产奶牛托管至专业养殖合作社,每年利润分成6万元;加大对党员干部、种植大户、养殖大户的培训力度,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在这一过程中,村党总支起到什么作用?是舵手、智库,更是身体力行的实践者。
如何源源不断为集体经济注入动力源?
麦田里,小麦收割机刚完成作业,秸秆打捆机将小麦秸秆吞进“肚子”,经过自动压缩、定型、捆扎后,变成一个个瓷实的秸秆锭。朱家望着眼前一望无际的麦田,对未来有了新规划。他说:“我看好小麦秸秆回收利用发展生态产业的前景,正在招商引资准备成立小麦秸秆收购公司,在变废为宝中实现产业效益、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朱家算了一笔账,一亩地产生秸秆200公斤,按每公斤1.2元的回收价计算,每亩地可收入240元,除去人工、运费等成本,每亩地纯收入至少100元。全村3万亩麦地可收回6000吨秸秆,每年产生利润300万元左右。
一路走来,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让柳树河子村焕发出生机与活力。全村74名党员牢记初心使命、忠诚履职尽责、带头攻坚克难,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领1264名村民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集体经济发展等重点工作上锐意创新、实干突破,在两年多的时间里,村集体资产由50万元增加到159万元,年人均收入由1.9万元增至2.3万元。
新生活,新奋斗,如今,在党总支的号召和党员的带领下,柳树河子村村民正走在富裕文明的康庄大道上,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描绘着新时代乡村振兴的靓丽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