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中国昌吉网!

【劳动者之歌】靠科技种粮唱响农民增收曲——记阜康市农业局原局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工作者舒德寿

发布时间:2021-08-16 11:05:03 来源:昌吉日报

  中国昌吉网(记者  常鹤露)8月3日,记者走进阜康市上户沟乡底沟村,村子不大,却街道整洁,路边整齐排列着苍翠的树木。

  “我们村子多亏有了舒德寿,他带领我们种粮食,增产增收。他还在2011年获得过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工作者呢。”在底沟村村口,一位年逾花甲的老人向记者介绍着舒德寿的情况以及这个村庄的历史。

  1983年,底沟村的经济收入在全阜康市垫底,全村粮食产量极低,村民日子过得紧巴巴,村里连一条像样的砂石路都没有。

  1984年,舒德寿被村民选举为村委会主任。他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走进田间地头和农户家中,与村民谈心,交流思想,决心大干一场,把粮食生产搞上去,把日子过好。他按照粮食生产高产、优质、高效、绿色、安全的要求,遵循市场规律,带领村民更换自育种子,大力引进玉米、小麦新品种,并推广农机作业,保障粮食作物灌溉供水。苦心人天不负。经过大家的努力,当年该村粮食生产获得大丰收,家家户户粮食满仓。

  “他教我们种田、收粮,帮我们算种粮食的经济账。我们跟着他干才有了今天的好日子,我买了新楼房、买了私家车,日子过得很滋润。”底沟村村民吕新东对记者说。

  从1984年开始,舒德寿看到村民鼓起的腰包、扬起的笑脸,便认准了粮食增收这条致富路。他做得执着、做得深入、做得持久。在他的带领下,村民收入逐年增加,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底沟村于1988年被评为自治区农业丰收先进村。

  2002年,经过18年的艰苦奋斗,舒德寿被组织上任命为阜康市农业局局长。怎样提高阜康市粮食作物的产量?怎样让农民获利?舒德寿脑子里始终思考着这些问题。那些年,他的梦想就是让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了实现这个梦想,舒德寿先后聘请农业专家,带领农技专员深入田间地头,大力推广粮食种植新品种、新技术,用科学的方法帮助农民种粮。2009至2011年,舒德寿在全市推广高效节水农作物40余万亩,其中小麦高效节水灌溉达到18.39万亩,玉米机采栽培面积5.4万亩,粮食病虫害综合防治面积17.4万亩,沼渣沼液应用6万亩。同时,为进一步提升粮食农产品综合竞争力,挖掘农业增效潜力,舒德寿积极争取协调各类资金1000余万元投入粮食生产。为确保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粮食价格补贴等惠农政策切实落实到位,舒德寿既当指挥员,又当宣传员,走到哪里就喊到哪里。2011年,阜康市发放农资综合补贴资金2156万元,使种粮农户不折不扣地享受到了国家补贴,有力地提高了农户种粮的积极性。

  “舒局长在农忙的时候白天下地指导农民播种、育苗、移栽、配方施肥、地膜覆盖、中耕管理、防治病虫害和实地测产等工作,晚上召开工作会议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那段时间,他顾不上去医院看病,一心扑在工作上。”阜康市农业局干部赵志文说。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舒德寿这种艰苦奋斗、廉洁奉公、为民造福的精神激励着阜康市农业工作者为农民群众谋幸福,激励着阜康市农牧民一心一意谋发展。为了推动全市粮食生产向科技要产量,舒德寿利用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加上科学的粮食作物种植管理办法,在阜康市全面推行种植业发展方式改革,由产品数量型向市场经营型、质量效益型、精深加工型、绿色环保型转变,不断加强农产品生产基地、科技支撑、加工转化、市场开拓四大能力建设。积极创建高产高效模式化示范田,开展“五统一”种植,提升农业产业化层次和水平,推动种植业快速发展。

  通过舒德寿和农业科技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全市种植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连年攀升。

  “我这1600亩地种的是小麦,今年收成不错。”阜康市九运街镇十运村新天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社员闫新虎对记者介绍说。他今年种植了1600亩小麦,已全部收割完毕,每亩小麦平均产量660多公斤。算下来,除去他预留的几十吨种子,他今年单小麦这一项粮食作物就卖了226万余元。

  目前,阜康市小麦单产由2002年的290公斤提高到2020年的432.9公斤,玉米单产由2002年的455公斤提高到2020年的895公斤,实现了全市粮食生产大丰收。农作物播种总面积由2002年的34.59万亩提高到了2020年的63.47万亩,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2年的3920元提高到2020年的20885元。

  “我们的农民还不富裕,农业工作者肩上的担子还很重。这样骄人的成绩离不开阜康市每一位农业工作者的付出,更离不开老百姓的实干。虽然,我现在退休了,但是离岗不离心、退休不褪色。今后,我还会继续为阜康市的粮食生产工作建言献策,在无垠的田野上展示出农业工作者的风采,在希望的田野上书写更加灿烂的人生。”舒德寿自豪而又自信地说。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2003至2004年,舒德寿连续两年被昌吉州评为自治州劳动力转移工作先进个人;2005年被农业部授予农村能源先进个人称号;2011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