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昌吉网(记者 左晓雨)夏末初秋的清晨,暑气渐渐散去,微风挟着人们的欢声笑语,轻拂着朝阳抚过的头屯河景观带。阳光初上,树影斑驳,骑行或跑步的人们矫健的身影掠过,赋予城市蓬勃的生命力,晨曦中升腾起烟火气,开启活力城市平凡而又鲜活的一天。这是社会稳定发展红利持续释放的侧影,是依法治疆带给人民的幸福与安宁。
2020年9月25日至26日,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从战略和全局高度谋划推进新时代新疆工作,对做好新疆工作作出了重大部署,新疆站在了历史的新起点。“保持新疆社会大局持续稳定长期稳定,要高举社会主义法治旗帜,弘扬法治精神,把全面依法治国的要求落实到新疆工作各个领域。要全面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催人奋进、鼓舞人心。
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以来,自治州党委、政府完整准确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牢牢扭住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坚持依法治疆、团结稳疆、文化润疆、富民兴疆、长期建疆,以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保障,加快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促进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全州大地呈现出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
把法治建设作为关键核心
今年5月1日,《昌吉回族自治州全域旅游促进条例》正式施行,进一步规范了我州旅游市场秩序,激发了旅游市场活力,带动了旅游市场的投资信心,以法治促进我州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
自治州聚焦重点领域,加强在保障改善民生、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的立法工作,从实际需要和具体情况出发,在遵循宪法规定和法律行政法规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制定出台地方性法规,为稳定改革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州司法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努尔巴哈提告诉记者:“我们本着‘谁执法、谁普法’的原则,根据自身法治宣传职能和普法工作要求,发挥‘村村有法律顾问’和人民调解工作的优势,做好全方位宣传,确保《条例》家喻户晓。同时,我们还将加强行政执法监督,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保障《条例》扎实推进、有效落实。”
按照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和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的要求,自治州坚定不移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加强地方立法工作,完善立法规划,突出地方特色,体现管用有效,以高质量立法保障高质量发展、推动深化改革,筑法治之基、行法治之力、积法治之势。
近一年来,自治州颁布施行了《昌吉回族自治州全域旅游促进条例》《昌吉回族自治州优质农产品生产条例》。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在文明行为促进方面出台了《木垒哈萨克自治县文明行为促进条例》。
以法治力量优化营商环境
以往办理经营许可证程序复杂,跑办环节较多,花费时间长,现在只需要跑一次,不到半个小时就能拿到证件,前两天刚领到兽药经营许可证的新疆天牧尚品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傅军 科对此深有体会。“政府办事效率的提高,让我们有更多的精力去跑市场,拓展业务。”傅军 科告诉记者。
近年来,我州持续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坚持“放管服”三管齐下、协同推进,在放宽市场准入、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服务企业发展方面切实发挥职能作用,着力在提升办事群众满意度上下苦功夫,努力营造审批少、流程优、效率高、服务佳的营商环境。
近一年来,自治州突出法治政府建设,紧扣高质量发展这个主题,抓好依法行政,着力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推进简政放权,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了良好法治环境。今年1至6月,全州新增市场主体11710户,其中网上登记业务申请9128件,占全州受理登记业务总量的77.95%。我州通过深度运用数据共享电子证照等手段,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群众跑办次数,赢得良好口碑。
以司法保障推动基层社会治理
前不久,在阜康市滋泥泉子镇南泉中心村法官工作室里,两位村民因赔偿款问题争执不休。在法官的耐心劝导下,这起矛盾纠纷最终得到化解。
“我们充分发挥法官、村干部作用,通过延伸司法服务职能,以就地调解、诉前调解、司法救助等方式,有效预防和化解了多起矛盾纠纷,取得了一定成效。”阜康市人民法院副院长赵芳芳介绍。截至目前,阜康市人民法院共建立10个法官工作室,覆盖辖区所有乡镇。据统计,2020年,该院共化解矛盾纠纷3179件,调解成功2973件,法官工作室诉前调解率达80%。
近年来,自治州两级法院充分发挥人民法院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参与、推动、规范和保障作用,着力探索建立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昌吉模式”。今年4月,自治州中级人民法院与多个部门和机构联合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进诉讼服务中心多元化解机制建设的指导意见》,设立全疆首家“金融纠纷多元化解中心”,在全州基层法院创建7个“枫桥式法庭”,切实把矛盾纠纷解决在萌芽状态、化解在基层。
近一年来,自治州充分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探索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法治路径,创新乡村基层治理的模式和路径,探索乡村“善治”之路,让法治理念深入人心、文明乡风成风化人,有力促进了乡村治理规范化、法治化,让老百姓的获得感更实、幸福感更强、安全感更足,为推动乡村振兴奠定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