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中国昌吉网!

当前位置: 专题 > 奋斗者正青春 > 青春的故事

杨建涛:曾经“兵哥哥” 如今“领头雁”

发布时间:2023-08-01 11:08:07 来源:昌吉日报

他曾在部队服役16年,退役后投身乡村,践行初心和使命,把村民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事情来干,带领村民走上致富路—— 

 杨建涛:曾经“兵哥哥” 如今“领头雁”

       中国昌吉网(记者 马晓芳)柏油路笔直宽阔,道路两旁绿树成荫,农家小院内干净整洁,养殖小区里牛羊成群,白墙灰顶的院落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别有韵味……7月12日,记者走进吉木萨尔县二工镇大泉湖村,一幅美丽乡村画卷徐徐展开。

1.png

7月12日,杨建涛到大泉湖村村民家中走访。记者 马晓芳  摄

  然而,就在四五年前,大泉湖村却是另一副模样——村里硬化的道路不足两公里,村民用自来水还得分时段,不少村民在道路两边散养牛羊,一到夜里没装路灯的路段就陷入一片漆黑……短短四年多的时间,大泉湖村从一个“后进村”蜕变为全镇的“模范村”。“现在我们的日子越来越好了,这一切都离不开咱们的‘兵支书’。”村民们说。

  村民口中的“兵支书”,正是今年39岁的大泉湖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杨建涛。2018年12月,已在部队服役16年的杨建涛从某基地光荣退役。2019年2月,在二工镇党委的动员下,他毅然选择回到家乡二工镇发展,任大泉湖村党总支副书记,当年5月任大泉湖村党总支书记。

  工作伊始,杨建涛在走访中了解到,大泉湖村村干部年龄结构老化且文化程度不高、服务群众意识不强等问题突出,党员干部凝聚力不强、工作进度慢、协作意识弱等问题长期存在。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杨建涛注重提升村干部能力。“人在一起叫聚会,心在一起叫团队。只有团结凝聚人心,才能集中力量办大事。”杨建涛说。

  他积极建议村干部队伍补充新鲜血液,加强党员干部培训,提升村干部为民服务能力;同时,制定党员积分管理制度,针对党员参会率、日常表现、作用发挥等方面进行综合打分,对积分高的党员进行表彰和奖励,对积分较低的党员进行约谈;每年冬天开展集训,大家的纪律意识和责任意识进一步增强。

  大泉湖村党员先锋队队员蔡其格曼说:“自从杨书记来了以后,我们队伍的凝聚力和行动力更强了,我们经常去看望村里的孤寡老人,帮助打扫卫生、扫雪等。”

2.png

 7月12日,杨建涛与村“两委”班子成员商讨工作。记者  马晓芳 摄

  为给村民营造一个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杨建涛和村“两委”以村容村貌提升行动为抓手,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组织党员和村民拆除破旧房屋、空心房62套,拆除废弃棚圈20座,拆除破损围墙1000余米,改善了村容村貌;制定并实施环境卫生门前“三包”制度、环境卫生整治制度、“红黑榜”制度,开展“人居环境优秀户”“最美庭院”等评选活动,激发村民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积极性,引导村民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近年来,杨建涛还将改善民生作为村级建设的头等大事,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加快推进民生工程建设,实施了污水处理工程、自来水管网项目、煤改电工程,铺设巷道油路10公里,安装路灯82盏,新建富民安居房26套,新建养殖小区,办起了“爱心食堂”……一个个民生项目暖了民心、聚了人力。

  穷家难当,村集体经济薄弱是制约大泉湖村发展的因素之一。2021年,为了壮大村集体经济,杨建涛和村“两委”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了一家滴灌带厂,带动村民就业100余人。2022年,大泉湖村又联合头工街东村、头工街西村、六户地村,在二工镇党委、政府的统筹协调下,与吉木萨尔县雪玲农业专业合作社按照“村集体经济组织+企业+农民资本”的发展模式,成立了吉木萨尔县玉亩良田生态农业服务有限公司。该公司注册资金2000万元,其中村集体经济组织占比51%,大泉湖村每年可增收30余万元。

  “爸爸,你什么时候回来,我想你了!”“爸爸还有工作要忙,你要听妈妈的话……”午饭时间,杨建涛抽空和9岁的女儿视频通话。在部队时,杨建涛就与家人分隔两地,到了村上,也没办法照顾好家庭。“我曾想过辞职,与在乌鲁木齐生活的家人团聚,但是想到老百姓对我们军人的信赖,还是留了下来。”杨建涛说。

  心中有信仰,肩上有担当。提起大泉湖村今后的发展,杨建涛坚定地说:“我将继续践行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把村民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事情来干,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带领村民走上致富路。”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