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中国昌吉网!

当前位置: 专题 > 奋斗者正青春 > 青春的故事

劳动者之歌|让“土里刨金”变为现实——记全国农业农村劳动模范高龙

发布时间:2023-10-01 10:12:00 来源:昌吉日报

  中国昌吉网(记者 朱丽君“这几天开始撒有机肥了,你们到实地盯一下,每亩150公斤左右,一定要把握好量。”日前,在奇台县半截沟腰站子村的有机小麦基地,刚刚荣获“全国农业农村劳动模范”称号的村委会主任、奇台县丰裕农业服务专业合作社理事高龙正在给片区长安排有机肥使用、秋翻、晒地等事项。

  2014年,腰站子村开始种植有机小麦。通过三年的转换期,2017年,村里建起了第一个面粉厂,专门加工有机小麦,在上海、深圳、广州等地都有销售点,产品很受欢迎。高龙告诉记者:“现在我们的管理方法和专业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了,认证成功的有机土地有1.5万亩,今年又认证了1万亩,现在还在转换期。我们计划将来把腰站子村3.5万亩土地全部认证成有机土地。”

  高龙今年47岁,是种地的行家里手。奇台县丰裕农业服务专业合作社片区长朱成林告诉记者:“我们这10万亩地都是他管理。2019年春天开始拉滴灌,当时我一窍不通,他就一直给我教。地块不规整,有三角的、斜的、错行的,但是把地块图一拿出来,他直接就把滴灌设计图画出来了。按照他的图纸,铺设的滴灌带特别好用。”

  多年来,高龙带领各片区种植管理人员创新种植新技术,率先推行GPS导航、种肥分离、精少量播种、智慧灌溉等一系列种植管理技术,机械化科技水平逐年提升,形成高产、优质、高效的农业格局。目前,合作社的种植面积已增加到18万亩。2021年8月,春小麦“新春46号”最高亩产达708.5公斤,刷新全疆春小麦亩产纪录。合作社连片种植的800亩地冬小麦亩产达到706公斤。高龙说:“现在小麦的品种越来越好,设备也越来越先进,种植管理技术也越来越先进,只要水肥条件好,再创高产是能实现的。”

  高龙带领着合作社成员稳步发展。2020年1月,新疆丰驿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与青岛海丰驿公司共同出资1000万元,成立新疆丰驿食品发展有限公司,实现了小麦种植、管理、收获、仓储、加工、销售为一体的有机产品全产业链生产体系。2021年,奇台县丰裕农业服务专业合作社与腰站子村股份合作社共同出资1.5亿元,成立了新疆腰站子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搭载着“奇台面粉”区域公共品牌快车的“腰站子”牌农产品大踏步前进,从鲜为人知到走向全国,成为响当当的新疆名片。

  高龙还带领合作社成员积极探索发展二三产业。2019年,由奇台县丰裕农业服务专业合作社牵头,全体农户入股注册成立了新疆丰驿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先后投资2500多万元建成小麦博物馆、乡村振兴实训基地、麦田公园、七彩花海、游客接待中心、特色美食广场、乡村文化大院、养老院等,打造了5栋特色“腰站子”民宿,带动50余户村民建成自营民宿。2022年6月,新疆丰驿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与新疆慧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成立新疆天山麦香小麦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注资1200万元,在腰站子村建设2400平方米小麦文化产业展厅、腰站子村史馆、搭建小麦数字信息化平台并建设小麦文化景区,共同打造集小麦文化展示、小麦文化旅游于一体的小麦文化产业园,为奇台县小麦产业发展提供助力。2022年,腰站子村一二三产产值达到4.2亿元,村民人均收入28335元,被农业农村部评为第十二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小麦),进入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产值超亿元村(小麦)行列,成为昌吉州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振兴的一面旗帜。

  “以前我们都是一产支撑二产和三产,将来是二三产反哺一产。如今不少大企业都来农村发展了,我们村大有可为。”谈及未来发展,高龙信心满满。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