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中国昌吉网!

当前位置: 专题 > 奋斗者正青春 > 青春的模样

窦永虎:尽我所能把新疆曲子传承下去

发布时间:2022-07-22 09:50:37 来源:昌吉日报

  中国昌吉网(记者  杨鹤)“喜乐逍遥,喜在我两眉梢。喜鹊檐下曾报晓,喜的是朋友相会到今朝……”一见面,先唱曲儿,这是窦永虎独特的迎客方式。

  窦永虎是呼图壁县二十里店镇小土古里村村民,也是呼图壁县丝路之花曲子剧团团长、呼图壁县新疆曲子民间传唱人。他既能唱曲儿又会弹三弦,在记者见到窦永虎时,他先给记者唱了一段《张琏卖布》选段。

  窦永虎边唱边向记者讲述他学唱新疆曲子的经历。2001年,窦永虎开始跟着父亲学习演唱新疆曲子和弦乐器弹奏。尽管三弦弹得很好,但他的唱法、唱腔却备受大家的质疑。为了唱好新疆曲子,得到大家的认可,窦永虎下了一番苦功夫,弹弦时听别人唱,在家听父亲唱,前往玛纳斯、奇台、沙湾等地听民间传唱人唱,总结分析各地新疆曲子唱法的差异,了解新疆曲子的音乐形态、曲调的多元构成、曲词的韵律规则及语言表达方式、演唱及表演形式,逐渐掌握了新疆曲子的演唱技巧。他只要有时间就练习,在家里唱、在庄稼地里唱……

  窦永虎还尝试着创作曲目。翻开摊在桌上的曲谱,《呼图壁民间艺术创作作品选》中收录了窦永虎在2012年为迎接党的十八大所创作的唱词《十八大精神放光明》。窦永虎在与记者的交流中,反复强调新疆曲子的纯朴特性。他表示,新疆曲子是群众在劳作生活中传唱起来的。“我的唱词,虽然没有句句都写党的好政策,但其实唱的都是党的好政策,这就是新疆曲子的朴实和纯真。”窦永虎说。新疆曲子是新疆唯一的汉语地方剧,以朴素的乡土音调唱出广大群众对幸福生活的期待,用诙谐幽默的故事展现日常生活场景。近年来,新疆曲子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备受关注,窦永虎也活跃在各大晚会舞台上和基层文艺展演现场。今年1月,呼图壁县二十里店镇入选2022年全国“村晚”示范展示点,窦永虎带着丝路之花曲子剧团的演员们登台演唱新疆曲子《十唱共产党》;在新疆乡村晚会录制现场,作为中年传唱人,与老一辈传唱人、年轻传唱人一起登台演唱。

  窦永虎不仅自己唱新疆曲子,还是儿子窦世鹏的启蒙人。窦世鹏从小在家里听父亲窦永虎和同村人唱曲子、弹三弦,耳濡目染,对新疆曲子的曲调、曲目烂熟于心。16岁时,窦世鹏前往山西戏剧职业学院学习,目前是昌吉州艺术剧院的一名新疆曲子演员。据窦永虎介绍,窦世鹏自上小学开始跟着他学习演奏快板、二胡等乐器,父子经常同台演出。窦永虎的老搭档董绍武表示,他亲眼见证了窦永虎一家老中青三代人对新疆曲子的热爱。“这一家三代人可不得了,个个都是艺术家。”董绍武说。谈及新疆曲子的传承,窦永虎说:“我非常愿意分享新疆曲子的演唱技巧和三弦的弹奏经验,尽我所能把新疆曲子传承下去。”近年来,有许多新疆曲子爱好者慕名前来请教,窦永虎都耐心给予指导。

1.jpg

窦永虎受邀参加昌吉州第四届新疆曲子汇演,与儿子窦世鹏同台演出。照片由窦永虎提供

       因为爱唱新疆曲子,也让窦永虎结识了不少志同道合的朋友,有邀请他一起唱新疆曲子的朋友,有通过微信请教他演唱技巧的朋友。如今,他在侍弄庄稼之余,组建了丝路之花曲子剧团并担任团长。剧团由14位新疆曲子爱好者组成,农忙时大家互不打扰,农闲时聚在一起弹弦唱曲儿,只要微信群里一招呼,团里的成员纷纷背着“装备”往一处赶。

  阳光穿过老榆树的树枝,形成斑驳的树影,葡萄藤蔓交错相织,形成天然的遮阳棚,棚下摆着一张桌子和几张椅子,这些简单的陈设搭建起窦永虎和新疆曲子爱好者平时用来切磋技艺的舞台。每当窦永虎家的小院里响起三弦的声音,便会吸引不少村民前来捧场。“每逢下雨天,下不了地,我就约上同村的新疆曲子爱好者,一起唱曲子。有老朋友,也有新朋友,我们因为共同的爱好走到了一起。”窦永虎说。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