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中国昌吉网!

英才聚庭州 与昌共风采——昌吉州人才事业发展综述

发布时间:2022-07-19 09:35:02 来源:昌吉日报

  中国昌吉网(记者  孙学良  通讯员  赵彦康)伟大事业呼唤人才,伟大时代造就人才。党的十八大以来,昌吉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人才工作的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完整准确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始终坚持党管人才强引领、深化改革添活力、招才引智增动力、自主培育强实效、搭建舞台展才华。

  十年来,我州人才规模、人才素质大幅增长,全州人才资源总量达22.26万人,较10年前增长113%,占人口总量的15.8%,各类人才中本科及以上学历所占比例达38.6%。人才对我州改革稳定发展各项事业的支撑作用日益显著。如今,庭州大地正成为各类人才大有可为、大有作为的热土。

  党管人才,新时代“人才强州”建设步入快车道

  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关键在党管人才。党的十八大以来,昌吉州健全党委领导机制,修订完善党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工作规则》《成员单位职责》,成员单位由17个增加到35个。通过明确成员单位职责,修订完善工作规则,健全专项报告制度,形成了党委领导、组织抓总、部门履职、社会参与的人才工作新格局。完善协调联动机制,实行“一月一调度、一季一分析、半年一总结”工作机制,定期听取成员单位履职情况汇报、分析存在问题、研究推进举措,实现了推进情况动态掌握、苗头问题及时化解。

  为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人才强州战略,加强对科技创新人才的支持,选拔和培养一批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十三五”期间,全州人才事业支出达到25亿元,财政科技支出16.08亿元,争取上级科技项目349项、资金1.84亿元,带动全社会研发投入超过23.2亿元,县市(园区)人才事业发展资金得到有效保障。

  党旗护航,乘风破浪。10年来,我州人才事业发展达到历史最好水平。世界上输送线路最长、电压等级最高、技术水平最先进的±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投运、全疆唯一建设的国家级农业园区新疆昌吉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挂牌等一系列科技创新成果背后,离不开我州大批顶尖人才的不断爱国奋斗,折射着我州贯彻人才驱动创新发展的光辉历程。

11.png

    2021年9月28日,昌吉州第九届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在昌吉市园林宾馆落幕,获奖参赛选手合影留念。

  深化改革,推动“人才红利”加速释放

  7月如火,阜康市九运街镇农业发展服务中心的马光中顾不上炎热的天气,穿梭在田间地头,如今年过半百的他,依然浑身干劲儿。前两年还在筹划退休后的生活计划的他,如今再不见他谈起,倒是更加热心地为村民们提供好服务了。“没想到在基层服务了几十年,还能评上正高级职称,县上还为我成立了种植技术人才工作室。”马光中说。

  近年来,昌吉州聚焦人才发展不断创新政策机制,先后在鼓励引导人才向基层一线流动、乡镇职称制度改革等多方面出台政策文件,率先在全疆开启了乡镇职称制度改革工作,打破了乡镇专业技术人才职称晋升“天花板”。像马光中这样长期在基层奋战的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得以评聘更高的职称和待遇,解决了一线专业技术人才成长通道受限的问题,释放了促进人才创新创造的强大活力。

  为了让更多的专家学者在昌吉州施展才能、实现价值,昌吉州因地制宜运用技术入股、顾问指导、短期兼职、服务外包、建站设室等方式,激发人才创新活力。

  在引进的葡萄酒产业专家人才的带领下,2018年,“天山北麓玛纳斯小产区”获得国内首个葡萄酒小产区认证,并引进270个优质酿酒葡萄品种(系),建成优良品种基地近5万亩,研发出西域、尼雅、新天系列新产品数十款,在国内国际大赛中荣获90金81银,为解决农民就业、促进农民增收、推进乡村振兴作出突出贡献。

  招才引智,吸引更多“千里马”竞相奔腾

  近日,昌吉市二六工镇副镇长赵松林正在为村镇清洁能源的推广忙碌着。2018年,这位立志要到基层去、到最需要他的岗位去的云南省布依族小伙,不远万里来到昌吉州,通过“千名硕士进昌吉”引才专项行动成为昌吉市庙儿沟乡政府党建办的一员,经过4年的历练,现在的他已经成长为昌吉市二六工镇领导班子一员。

  “昌吉州一步到位的政策保障,让像我一样的‘候鸟’变成了‘留鸟’,让我们可以在最需要我们的岗位上发光发热。”张松林说。

  “昌吉州人民医院希望得到神经介入方面的人才援助,我就主动报名了。”这是福建援疆干部人才、昌吉州人民医院副院长程琼来援疆的原因。两年前她从福建省立医院来到昌吉,主抓卒中中心建设、神经介入团队技术指导等工作。两年来,她完成脑卒中介入治疗手术570余例,牵头建设的卒中中心获得了中国卒中中心专科联盟“综合卒中中心”的认证并授牌。今年4月28日,自治区总工会召开庆祝“五一”劳动节表彰大会,程琼荣获“开发建设新疆奖章”。

  济济多士,乃成大业。为把更多像程琼、赵松林这样的优秀人才引进来,昌吉州突出特色引才,实施“千名硕士进昌吉”引才专项行动和“千名大学生赴基层”储才专项行动,引进博士、硕士研究生2000余人,到村工作大学生1000余人。充分发挥对口援疆优势,福建省、山西省8000余名援疆干部人才参与昌吉州建设发展,贡献援疆智慧、提供援疆力量。大力实施“智汇昌吉”柔性引才、海外引智等重点项目近200个,累计柔性引进高精尖缺专家人才3700余人,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人才保障。

  自主培养,打造骨干人才“昌吉牌”

  “扣除0.1%的杂质,折合13%标准水分,平均亩产达867.87公斤!”2022年7月9日,奇台县传来喜讯,今年首次试种的冬小麦新品种——九圣禾D1508亩产达867.87公斤,创新疆小麦单产历史新高。

  傲人成绩的背后,是机械化、互联网、大数据等科技支撑,也是长期服务于基层一线的种业、种植业专家人才的成果体现。

  2021年,我州选派科技特派员1485名,实现了全州行政村全覆盖,科技特派员数量占全区总量的21%,位列全区第一。广大科技特派员培训农牧民2万余人次,示范推广应用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312项,带动科技特派员项目区农牧民群众户均增收2250元,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强大的人才、技术、信息和服务支持,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力军。

  10年来,我州大力开展“实用型”乡土人才培育,建成一大批各具特色的农牧民实训基地、农村创业园,培训农村实用人才15.58万人次,培育高素质农民1.2万余人,形成了特色鲜明、符合实际、成效明显的乡村实用人才培养环境。

  全州大力推进“地毯式”技能人才培训,举办各类培训班近万场次,培训重点产业人才4.2万人次,专业技术人才11.5万人次,增强了各类人才的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大力开展“靶向式”高端人才培养,实施高层次人才、重点产业人才、青年骨干人才等培养计划12个,先后在境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重点企业培养领军人才186名、高端人才380名、骨干人才1190名,有效提升了高层次人才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昌吉牌”骨干人才,成为支撑昌吉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力量。

  搭建舞台,给出人才发展环境“最优解”

  水积而鱼聚,木茂而鸟集。“以前,我们农村人搞技术,无人问津,遇到问题只能自己想办法解决。现在好了,副州长直接联系我,关心我的工作生活,支持我的研发项目,帮我解决了不少难题。”自治区突出贡献优秀专家、玛纳斯县王家庄村党支部书记陈万虎提到领导联系专家这件事,感慨万分地说。

  过去10年,昌吉州健全完善党委联系专家制度、国情研修培训制度,各级党政领导干部直接联系服务专家人才近千人,引导广大人才爱国报国、创业奉献。

  一座城市想要吸引人才、留住人才,除了提高自身的硬实力,为人才营造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同样不可忽视。好的人才服务不只是掏出“真金白银”,还要全方面地去帮助人才解决工作与生活中的难题,让他们在这座城市生活的幸福,感受到如家乡一般的温暖。

  近年来,我州实施人才安居计划,投入2.3亿元建成1274套“拎包入住”人才公寓,按照“政府主导、免费入住、周转使用、动态管理”原则,为引进人才解决住房需求。建立常态化关心关爱人才长效机制,帮助解决各类人才困难2000余件。积极选树各领域优秀人才典型,定期开展“拔尖人才”“庭州工匠”“最美医生、教师”等评选活动,评选各领域、各行业优秀人才500余人。

  千秋基业,人才为先。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归根到底靠人才、靠创新、靠科技。展望未来,昌吉州坚持大做“引才、育才、用才”文章,让不同专业特长、不同职业岗位、不同能力水平的人才各得其所、各展其才,以更完善的制度、更广阔的舞台、更真挚的感情,把广大人才团结凝聚起来,让他们在庭州大地上大显身手,为开创昌吉州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新局面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图片由州组织部提供)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