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 >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中国昌吉网(记者 刘茜)
7月1日,吉木萨尔县人民政府与重庆大龙网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签订新疆龙工场跨境电商区域总部中心建设项目合作协议。
根据协议,双方将携手在吉木萨尔县建设跨境电商产业园,包括“买全国、卖欧亚”跨境电商集采中心、数字贸易产业服务中心、商品品创中心等项目,搭建跨境电商产城融合新载体,构建吉木萨尔县跨境电商产业链,吸引跨境电商企业在吉木萨尔县落地,形成吸附式跨境电商生态圈。
4月30日,市民在昌吉市里约夜市吃饭。记者 何龙 摄
10年来,从田间地头到崭新工厂,从快递进村到新兴产业,昌吉州现代服务业发展动能澎湃,不断释放。
10年来,昌吉州现代服务业项目建设成果丰硕、产业发展齐头并进、金融支撑力量强劲、物流产业增长迅速、电商产业不断壮大、康养产业统筹推进、全域旅游纵深发展,挺起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脊梁。
构建大物流生态圈
烤肉外酥里嫩、椒麻鸡香气扑鼻、鲜榨果汁酸甜清香,在呼图壁县中亚商城夜市,伴随着欢快的吆喝声,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食客们在这里享受惬意时光。
一辆辆货车穿梭往返,满载着蔬菜、瓜果等农产品驶向全疆各地……在位于新疆昌吉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的新疆岐峰农副产品交易市场,如此景象,每天都在上演。
卸货、扫描、分拣、装车……在新疆(昌吉)亚欧国际物流园,车辆往来穿梭,忙碌不停。各大快递企业车间内,快件自动分拣机对海量快递进行条码自动识别与分拣,工人们忙碌有序装卸货物,数以万计的商品在这里完成分拣后送到消费者手中。
10年来,从消费到生产,从小店到车间,从线上到线下,昌吉州服务业发展活力四射。
走进玛纳斯县凉州户镇西凉州户村多忠桃园,50亩桃树果实累累,桃农王有莲正在采摘鲜桃。去年,依托邮政助农惠民政策,她家的桃子通过邮政航空特快“极速鲜”邮寄到全国各地,一亩地收入超过8000元。今年,夫妻俩早早与县邮政分公司沟通联系,确保七月初成熟的最早一批桃子能以最快速度销往全国各地。
近年来,玛纳斯县扎实推进快递进村工程,加快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助力农产品出村、便利消费品进村,带活乡村经济发展。
为了让村民享受到优质的配送服务,玛纳斯县依托各村党群服务中心,挂牌建立邮政快递服务站,形成“村村通快递”的网络新格局,每年都能外销桃子、苹果、海棠果、馕、牛羊肉等农产品5000多件。同时,中国邮政集团公司玛纳斯县分公司加强与韵达、中通、京东等6家快递企业合作,将快递企业无法送达的快件派送到全县81个村的村邮站。
10年来,昌吉州依托地处“乌昌石”经济圈中心的区位优势,全面推进物流通道、物流节点、物流载体、物流服务网络和物流现代化建设,大力发展产业基地物流、快递物流和航空、铁路、公路互补的交通枢纽物流,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物流枢纽。以交通路网为基础,培育建设了准东产业基地物流枢纽中心、天山东部物流枢纽中心、玛纳斯乐土驿铁路物流园、新疆岐峰电子商务物流园、“新疆礼物”营销中心等一批技术水平先进、主营业务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现代物流企业和物流基地。以产业化、信息化、绿色化、融合化、专业化为方向,以冷链物流、电子商务物流、快递物流等为重点,积极打造“乌昌石”城市群区域物流节点城市。
4月19日,昌吉市二六工镇鸸鹋养殖基地,工作人员正在直播推广鸸鹋油制成的化妆品。 (本报资料照片)
此外,昌吉州着眼现有产业布局和综合交通体系,坚持优化结构、高效便捷、服务生产、错位发展等原则,加强对全州物流业发展空间导向和调控,在全州物流关键节点、产业集聚区和综合交通枢纽周边,合理规划建设综合服务型、专业型物流园区,形成了综合物流基地、专业物流园区、物流配送点三个层次共同发展的物流配送网络。
昌吉制造“出海”步伐加速
“作为一家种业企业,借助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机遇,这几年公司繁育的西甜瓜、西葫芦等品种远销15个国家,出口额每年都有10%到20%的增长。”6月30日,新疆七彩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刘华介绍。
在木垒县民生工业园区刺绣产业园内,39岁的巴合扎提点亮头顶的日光灯,开始了一天的工作。一方黑色底布,上面已锈了几朵金色花样。选线、穿针、刺绣,巴合扎提坐在花毡上一边飞针走线,一边拉动着木轴上的彩色细线,那密密的针脚似在编织着勤劳致富的小康路。
近年来,木垒县哈萨克民族刺绣已发展成一大特色产业。目前,入驻木垒县哈萨克民族刺绣文化产业园的企业(合作社)已达20多家,产品远销哈萨克斯坦、蒙古等周边国家。
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国内电力装备制造商及能源系统解决方案服务商龙头企业,其高新技术产品已进入7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为30多个国家提供一体化的交钥匙工程及系统解决方案。
近年来,昌吉州积极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精准施策持续扩大高水平开放。2015年,全州外经贸进出口增长率位居全疆第一。2019年,昌吉州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深度合作,新增备案外贸进出口企业52家,全州纳入中欧国际货运班列的大宗商品发货量增长53.7%。
为助力辖区外贸稳健发展,今年以来,国家外汇管理局昌吉州中心支局引导金融机构,精简外汇账户开立,缩短企业入账时长,惠及1170笔合计2.04亿美元跨境贸易收付汇业务。
为推动线上电子审单,节省企业时间成本。国家外汇管理局昌吉州中心支局指导辖区具备网银跨境结算电子审单功能的3家银行,积极推行企业线上提交单证资料、银行在线审核电子凭证审单模式,大幅节省了企业到银行跑办业务成本。今年以来,全州已办理电子审单贸易跨境收汇业务36笔,金额合计869万美元。
昌吉州相关部门帮助企业保订单、扩市场,确保外贸运输畅通,发挥开放平台作用,推动进出口潜力释放。今年1至5月,州属32家外贸企业实现进出口总额5.5亿美元,同比增长100%。其中,出口4.26亿美元,增长80%,进口1.24亿美元,增长226%,双双创下历史新高。
党的十八大以来,昌吉州以开放促开发,扩容外向型产业,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大商圈,开放型经济新优势不断增强。
服务业产业茁壮成长
盛夏的傍晚,华灯初上。吉木萨尔县的街道被点亮,各大商业综合体、商业街区逐渐热闹起来。吃饭、购物、健身、休闲……霓虹斑斓之下,络绎不绝的市民用丰富多彩的生活方式唤醒城市,勾勒出现代服务业欣欣向荣的姿态。
近年来,吉木萨尔县着力打造“夜色北庭”品牌,以夜间经济示范区建设为依托,带动夜赏、夜品、夜购、夜游、夜健、夜娱等夜间经济特色活动。点、线、面结合的立体夜间消费体系,推动吉木萨尔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吉木萨尔县紧紧围绕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全力推进以北庭名街、天地园景区为代表的夜间经济示范街区建设,并依托现有商圈、特色街区、城市综合体、文体场馆、旅游景点和公园等,初步形成特色鲜明、布局合理、业态丰富的夜间经济发展格局,促进消费转型升级、提升城市品位、推动文旅融合。
如何把区位优势、资源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经济发展优势?昌吉州加快全域旅游发展,加快发展商贸物流业,大力发展夜间经济,进一步做优现代服务业。
在昌吉市二六工镇,有一处不起眼的院落,树木苍翠,环境清幽,新疆新辉红色记忆博物馆就坐落在这里。1000平方米的展馆内,陈列着红军用过的大刀、蓑衣、文具等,一件件红色藏品,一张张影像资料,将来此参观的人们,拉回到那段炮火纷飞的峥嵘岁月。新疆新辉红色记忆博物馆是昌吉州重要的红色旅游景点之一,自2013年8月开馆至今,通过实地参观和直播阅览方式参观博物馆的人次已达百万。
10年来,昌吉州坚持把旅游业作为战略支柱产业来打造,不断挖掘特色旅游资源潜力,加快从“旅游资源大州”向“旅游经济强州”转变。串起绿水青山连起金山银山,扎实推进旅游项目建设和旅游业态融合,着力提升旅游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水平,全域旅游产业发展熠熠生辉,成为全州新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领跑者。
“十三五”期间,昌吉州深入推进“旅游+”发展战略,旅游产业实现从景区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推动全域旅游价值链和产业链不断延伸,旅游业呈现出高质量发展的蓬勃景象。2016年以来,全州累计吸引疆内外游客1.12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800亿元,直接和间接带动就业70余万人次。
10年来,昌吉州把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作为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抓手,围绕商贸物流、金融、康养等产业延链、补链、拓链、强链,精心谋划投资项目,积极开展对接洽谈,现代服务业招商引资打开了新局面。
时空跨过10年,昌吉州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文化旅游、金融服务、现代物流、电子商务、健康养老等现代服务业产业发展齐驱并进、活力迸发,正阔步走进千亿产业新时代,打造现代服务业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