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 >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中国昌吉网(记者 何春泉)林,掩映着房屋村舍;城,隐现于苍翠之中。行走在昌吉的街衢巷陌,蔚蓝的天空下,绿意融入城乡血脉,处处纵横着绿色染就的河流。
这是我州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的显著成果。
昌吉市硫磺沟杏子丰收。 记者 何春泉 摄
“十三五”以来,昌吉州各级林草部门按照“南护天山,北固沙漠,中建绿洲”的思路,加大防沙治沙、特色林果业提质增效等重点工程建设力度,全州森林覆盖率达到14%,草原综合植被覆盖率达到42.4%,自然生态状况明显好转,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生态保护意识深入人心。
植树造林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截至目前,我州累计完成人工造林181.03万亩,为擦亮昌吉生态绿色名片,全州上下一直在行动——
昌吉市三工镇庙工村,果农在采收成熟的葡萄。 记者 何春泉 摄
坚持保护优先。全州71.87%的耕地受到林网庇护,湿地总面积达101.08万亩,建立29处以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地质公园、沙漠公园等多种类型为主的自然保护地,受保护面积达到1170万亩,基本覆盖了我州重要的自然生态系统和自然遗产资源。
通过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我州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生态质量明显改善,森林、草原、湿地调节功能有效发挥,筑牢了生态安全屏障。
在奇台县古城乡天山北坡大果榛子良种标准化栽培技术推广与示范基地,新疆华榛农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许尔辉(右)查看大果榛子长势情况。记者 何春泉 摄
植下绿,护好绿,更要用好绿。通过示范带动,我州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产业布局。准噶尔盆地南缘发展沙产业;阜康市、奇台县、吉木萨尔县重点打造沙棘、文冠果、海棠果产业;昌吉市、玛纳斯县加强酿酒葡萄产业发展,成立天山北麓葡萄酒产业发展联盟;呼图壁县大力发展种苗花卉产业,成立昌吉州种苗花卉产业联盟,已成功举办10届苗木花卉博览会。
从1983年起,玛纳斯县塔西河乡红沙湾村村民周海全在塔西河谷开荒播绿,种树治荒让他走出一条“绿色致富路”。记者 何春泉 摄
昌吉州以全国首个通过酿酒葡萄认证的玛纳斯小产区作为样板,在天山北麓持续打造若干个认证小产区。目前,天山北麓产区酿酒葡萄种植面积达12.9万亩,有葡萄酒企业40家,在全疆占比40%;葡萄酒年生产能力34.9万吨,占全疆的70%左右;已建成2个国家级科研平台和3个省级葡萄酒科研中心,是全国最大的葡萄原酒供应基地之一。
近年来,天山北麓葡萄酒产区先后获得了“中国优质葡萄酒产区”“世界美酒特色产区”和全国首家“酿酒葡萄认证小产区”等多项荣誉称号,拥有中信国安、张裕、中粮长城等骨干企业,同时培育了唐庭霞露、香海国际、印象戈壁、大唐西域、华兴酒庄、瑶池西夜等特色酒庄,在布鲁塞尔国际葡萄酒大赛、品醇客世界葡萄酒大赛等国内外葡萄酒大赛中斩获大金奖、金奖等400余项。
昌吉市华阳特酒业有限公司,游客在酒窖参观。记者 何春泉 摄
我州进一步巩固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成果,积极推进配套改革,全州完成明晰产权面积84万亩,明晰产权率95.8%,林农通过林地承包经营权获得更多财产权利。这一改革深刻改变了农村的生产关系,激发了全社会积极发展林草产业的动力。
玛纳斯县天山北麓葡萄酒博览园。 记者 何春泉 摄
当前,昌吉正一步一个脚印走好生态路,以绿为底擘画美丽生态新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