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中国昌吉网!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昌吉市六工镇十三户村:党建引领为乡村振兴注入发展动力

发布时间:2022-11-16 09:25:10 来源:昌吉日报

  中国昌吉网(记者 高云哲 通讯员 马卓勋初秋时节,记者来到昌吉市六工镇十三户村,在明媚阳光的映照下,沿着平坦笔直的柏油马路行走,鳞次栉比的二层小楼、果蔬飘香的农家小院、整齐排列的路灯、波光粼粼的鱼塘、连亩成片的鲜食玉米地逐渐映入眼帘,一幅村美人和、村强民富的画卷徐徐展开。

  近年来,十三户村党总支通过党建示范引领、村民广泛参与,选优配强带头人,坚持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主要抓手,立足本村资源优势,深挖发展潜力,激活内生动力,依托区位优势做好结合文章,创新增收途径,因村制宜,发展绿色农业、乡村旅游、现代养殖等产业,整治人居环境,走多元化发展之路,实现村集体经济稳步增收。

  强化基层组织建设

  明确未来发展思路

  十三户村党总支突出政治功能,定期邀请包村市领导、镇领导现场指导,帮助村“两委”班子整理思路、谋划发展,紧抓村“两委”换届有利契机,把选优配强村干部队伍作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长远立足点,吸纳本村优秀青年、退伍军人、致富带头人到村干部队伍中来。先后配备到村工作大学生4名,增加村级后备力量干部7人,通过2021年村“两委”换届,选拔1名致富能手和2名年轻干部进入村“两委”班子,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村党总支书记、第一书记组织班子成员围绕壮大村集体经济重点项目定期研究发展策略,时刻跟进项目进度,建立“每半月一推进、每月一调度、每季度一指导”工作机制,举办项目落实推进会、专业知识培训会、进行现场专项督导,主动与上级部门对接,邀请专业策划团队为十三户村的整体发展布局谋划,使全村经济工作逐渐专业化、具体化。

  村“两委”从土地入手,通过城乡增减挂钩、土地流转、权属置换等途径,把村集体非承包耕地、林地、四荒地、宅基地、经营性建设用地整合起来,以“集体入股、村民参股、按股分红”的方式,招商引资签约6800余万元,持续推进生产、加工、服务等各类项目入市。

  在村“两委”的带领下,十三户村村民持续增收致富,村里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火”越烧越旺。2021年,十三户村集体经济收入达350万元,人均年收入2.18万元。

  依托基层组织引领

  打造乡村宜居环境

  探索“党建+物业”模式,成立村级物业服务公司;着力解决村民家中安装下水排水、电采暖等问题;通过村集体提供有偿服务等形式,领办创办各类服务实体、为老年人打造幸福互助院,“党建红”托起了“夕阳红”……

  2012年,十三户村统一规划设计,拉开中心村整村改造帷幕。村民建房政府补助3.1万元、村集体补助1.9万元,根据楼房不同户型自筹12万到18万元不等。当年年底,全村建起了282栋二层别墅式楼房,并完成了集中供暖、供排水、道路硬化、绿地景观提升等项目,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该村还在全疆率先成立了村级物业公司,推动村庄物业服务城市化、精细化。2018年11月,物业公司正式运行,组建了保洁队伍,将全村五个片区分片包干开展保洁工作,同时做好全村水、电、路灯维护及草坪、树木修剪等工作,逐步推行生活垃圾袋装化,形成了“户集、村收、环卫转运处置”的生活垃圾处理模式。物业公司聘请了村里的低保户、残疾人,组建了17人的物业队伍,他们除做好保洁工作之外,还负责全村的水电维修、路灯维护以及草坪、树木修剪等工作。

  近年来,十三户村大力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积极争取相关政策,邀请城乡规划、工程建设、建筑设计等领域专业技术人才到村指导,与村“两委”干部混编组队,采取座谈交流、入户谈心等方式,面对面为村民讲政策、谈前景,全村党员带头拆旧房、建新房、美庭院,完成文化室、活动室、卫生所建设和集中供暖、供排水、道路硬化、亮化、绿地景观提升等项目。

  如今的十三户村,便利的生产条件和舒适的生活条件极大增强了村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促进产业融合发展

  盘活壮大集体经济

  在新疆海威渔业有限责任公司室内养殖场,来自疆内外的钓鱼爱好者挥竿垂钓,场面壮观。“室内养殖场每天都向钓鱼爱好者开放,每20天举办一次大型垂钓比赛。”该公司董事长陈国春说。

  自2015年起,新疆海威渔业有限责任公司投入800万元,修建了占地6000平方米的游钓中心,该中心集观赏、垂钓、游玩为一体,每年接待游客6万余人次,旅游产值达60万元。在海威渔业的带动下,十三户村把渔业生产加工与旅游业、服务业有机整合,促进各产业协同发展,最终实现了农业产业链延伸、产业范围扩展、村民增收的目标。

  为进一步盘活、壮大村集体经济,十三户村“两委”班子积极对接昌吉市乡村振兴局,成功申报农产品加工租赁项目,采取“党总支+合作社+农户”的形式,招商引资6390万元建成占地1950平方米集鲜食玉米粒生产、速冻蔬菜加工为一体的农产品租赁厂、塑料地膜厂,带动村民就地就业,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

  因地制宜制定本村经济发展规划,通过农户自主建、党总支引领建、企业投资建的方式,建立“蔬菜水果种植园”“生态特色养殖园”“千亩油菜花观光园”三大特色产业园,发展以鲜食玉米、牛羊牲畜和淡水鱼类等为主的绿色高效农业,打造“一村一品”农产品特色品牌,增加观光采摘游乐、传统手工制作、美食演艺住宿等第三产业,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目前,十三户村有绿色蔬菜采摘园、水果采摘园、苜蓿园、垂钓园、榨油坊等特色产业园13家,民宿38家,特色农家乐、渔家乐14家,辐射带动周边500余名农民创业就业,累计增收3000余万元。

  以党建为引领,谋发展、强组织、抓项目、促落实、美环境……十三户村党总支以增强村民幸福感、获得感为己任,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十三户村将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行稳致远!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