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 >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 巨变
中国昌吉网(记者 付小芳)在我们生活的城市,活跃着这样一群人,他们不计回报,投身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帮助困难家庭、照顾孤寡老人、在街头进行文明劝导……他们用行动诠释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播撒着人间大爱的种子。昌吉市新时代文明实践苏玉琴志愿服务工作站就是这样一支团队。
6月10日,在玛纳斯县玛纳斯镇北城社区,昌吉市新时代文明实践苏玉琴志愿服务工作站的志愿者们参观社区志愿服务阵地建设情况。记者 付小芳 摄
萌生组建团队的想法
说起昌吉市新时代文明实践苏玉琴志愿服务工作站的建立,不得不提到该工作站党支部书记苏玉琴。
1980年,年仅23岁的苏玉琴被确诊患上了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血小板无力症。听到确诊消息后的她如遭晴天霹雳,但很快,苏玉琴就调整好心态,继续积极乐观地生活。她说:“既然疾病不可避免,那我就勇敢面对,我要让自己生命的每一刻都充满阳光。”
突如其来的疾病并没有将爱说爱笑的苏玉琴打倒,在治疗期间,苏玉琴每天都会精心打扮一番,她笑着说:“疾病带给我痛苦,但我要笑对人生。”
渐渐地,苏玉琴的病情有了好转,她的坚强和乐观也感染了病房里的其他病友。热心的苏玉琴与病友分享自己的治疗经验,还挤出微薄收入中的一部分用来资助病友。后来,随着病情的好转,苏玉琴又坚持每周四在医院当义工,为肿瘤患者做心理疏导,陪护危重病人,为许多病友带来了重生的信心和与病魔抗争的勇气。
一次次爱心付出,让苏玉琴觉得生命充满了意义。由此,苏玉琴的脑海里也萌生了一个想法,只要自己能多活一天,就要与病魔抗争到底,还要积极投身抗癌公益事业,将有相同经历的病友组织起来,成立一个互帮互助的大家庭,去帮助更多的人。
6月10日,苏玉琴看望呼图壁县“阿同汗”志愿者协会会长王桂珍。记者 付小芳 摄
志愿服务队伍日益壮大
2006年5月8日,在苏玉琴的倡议下,昌吉州红十字抗癌乐园正式成立。2011年,随着更多爱心志愿者的加入,昌吉州红十字抗癌乐园更名为昌吉州红十字抗癌协会。2012年,在抗癌协会基础上又正式成立了昌吉市新时代文明实践苏玉琴志愿服务工作站,这也使志愿服务的领域和项目得到拓展。
今年64岁的刘淑萍是该工作站的一名志愿者。2008年,退休不久的刘淑萍被医院诊断为肺癌中晚期,她一度想要放弃治疗。2009年,在家人的鼓励下,她加入了抗癌乐园,成了一名志愿者。如今,在每次志愿服务活动中都能看到刘淑萍忙碌的身影。
“我从没想到一个癌症患者还能发光发热,温暖他人,参加志愿服务活动让我重获了生活的信心与勇气,也让我体会到了活着的价值。”刘淑萍坚定地说,“今后,我也会跟着大家继续将志愿服务活动做下去,为更多的人送温暖、送关怀。”
从最初的8个人增加到如今的1100多人,在苏玉琴和其他志愿者的带动下,苏玉琴志愿服务工作站志愿团队日益壮大,新疆西域春乳业、隆源超市等企业也纷纷加入其中,提供资金、人力等支持,苏玉琴志愿服务工作站的志愿服务活动更是遍及天山南北。
2021年5月,昌吉市绿洲路街道在下辖的16个社区都设立了苏玉琴志愿服务工作站,推广爱心公益活动。
6月10日,昌吉市新时代文明实践苏玉琴志愿服务工作站的志愿者慰问驻村“访惠聚”工作队。记者 付小芳 摄
志愿服务永远在路上
6月10日一大早,昌吉市新时代文明实践苏玉琴志愿服务工作站的志愿者早早就乘坐着大巴车赶往玛纳斯县开展“文艺+宣讲”志愿服务活动。
一路上,苏玉琴的手机响个不停,她一边接电话,一边在小本上写下一天中要去的地方:玛纳斯县玛纳斯镇西关社区、玛纳斯镇北城社区、凉州户镇凉州户新村、呼图壁县呼图壁镇阿同汗社区……苏玉琴带领工作站的志愿者们实地参观了解玛纳斯县、呼图壁县的志愿服务阵地建设以及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情况,并与相关负责人交流学习。
中午吃完午饭,苏玉琴和志愿者们顾不上休息,继续赶往下一个点,慰问驻村“访惠聚”工作队。
时间久了,工作站的志愿者们早已将每天都当成了公益日。返回昌吉市区的路上,当记者问一位志愿者今天一定很累吧?志愿者却笑着说,我们已经习惯了,每天能出去开展公益活动,感觉生命中的每一天都是美好而精彩的。
由苏玉琴发起的“生命之光”抗癌乐园志愿服务项目荣获2019年度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最佳服务项目先进典型;2021年,苏玉琴志愿服务工作站被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授予“全国红十字模范单位”称号;2022年,苏玉琴志愿服务工作站被命名为“第七批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
截至目前,苏玉琴志愿服务工作站已吸纳了1100多名志愿者,组建了11支志愿服务队,常年在各地开展民族团结、扶弱济困、助老助残、关爱留守儿童、抗癌宣传、心理疏导和文体宣传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累计服务时长达217万小时,协调募集生活用品、学习用品、药品等价值258万多元,协调公益经费及募集捐款230多万元,受益群众达56万人次。
“每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志愿服务是无限的。”苏玉琴说,“志愿服务永远在路上,只要我身体允许,我会带领更多志愿者继续将这份爱心事业做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