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热点新闻
昌吉市三工滩,植保无人机在技术人员操控下,对公益林展开精准防治。□刘 华摄
中国昌吉网讯(通讯员成石麟、刘华报道)随着气温持续攀升,昌吉市公益林、天然林草场和荒漠植被近期遭受虫害侵袭。春尺蠖、榆跳象、榆小蠹等多种有害生物呈中度发生态势,13.5万亩林草资源面临威胁。为守护生态安全,昌吉市林草部门迅速行动,利用植保无人机开展有害生物飞防作业,全力阻击虫害蔓延。
近日,在昌吉市三工滩,5架植保无人机在飞手的操控下,对1万亩沙枣、红叶海棠、黄叶榆等春尺蠖虫害严重的公益林展开精准防治。昌吉市林业和草原局林业技术员李瑞瑞介绍,此次飞防选用的是高效氟氯氰菊酯水乳剂。该药剂能破坏害虫神经系统,使其麻痹死亡,兼具触杀和胃毒作用,速效性强、残留期短,对植物安全无害。
飞防现场,植保无人机飞手通过极飞农服软件远程操控,5架无人机沿着指定航线,在万亩公益林地上空灵活穿梭。雾化后的药剂如白纱般均匀覆盖枝叶,作业过程高效有序。据昌吉市植保无人机操作手姚聪介绍,借助RTK系统实现高精度定位,日均作业面积达1200亩,效率是人工作业的100倍。
据悉,昌吉市拥有森林、草地、荒漠和公益林960万亩。4月监测显示,三工滩公益林、北部荒漠和南部山区草原的13.5万亩区域出现中度虫害。为此,林草部门筹措46万元专项资金,自4月26日起,组织30人次,调配15架无人机、7.5吨药剂开展防治工作。“我们将根据虫害发生规律,科学安排防治工作,减少有害生物对林草资源的危害,保障生态环境稳定与可持续发展,为建设美丽昌吉贡献力量。” 昌吉市林业和草原局有害生物测报防治检疫科科长李跃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