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中国昌吉网!

当前位置: 新闻 > 昌吉新闻

让城市生活更幸福——阜康市精准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纪实

发布时间:2024-02-23 11:42:34 来源:昌吉日报

  2023年元宵节,阜康市民在街头猜灯谜。□刚立强摄

  中国昌吉网(通讯员 刚立强)

  “我家住在天山下,推开窗望见博格达……”对于阜康人来说,这首原创歌曲《家在阜康》耳熟能详。

  推窗看雪山是阜康人生活的常态,更是一种美好的视觉享受。在这座年轻的城市里,更多人感受到在附近公园健身的酣畅,与朋友品美食时停车的便捷,一家人步行几分钟在商超购物休闲的幸福美好。

  大局之上见决策,细微之处显民生。无论是建设还是管理,城市都需要在细微处下“绣花”功夫。

  “绣”什么花?

  如何去“绣花”?

  在阜康市团结西路,一段土城墙曾卫护着一座名叫特纳格尔的城市,它是阜康的前生,公元1755年阜康建城的主要区域。

  如今,特纳格尔残存的城墙旁边,当年商贾不绝的古城改造的特纳格尔商业步行街和康乾街流光溢彩,游者如云。

  全长620米的特纳格尔街和一路之隔的康乾街曾有过店家林立、顾客云集、遍地生财的辉煌,但因为基础设施日益老化、道路狭窄、沿街人居环境差等因素,不但逐步让出商业黄金宝地的龙头地位,还屡屡被群众吐槽。

  2022年5月7日,备受阜康人民关注的特纳格尔街、康乾街改造工程正式开工。工程总投资2240万元,除了对地下供暖、供电、供排水、燃气管网进行重新铺设,地上部分铺装1.7万平方米花岗岩地砖,还新建了山西会馆和博山书院两处历史文化景观,改造绿化面积近千平方米。改造后的街道平整宽阔,路灯造型新颖,古朴与现代并存,成为网红街。

  “政府真是替我们商家想到家了,店里的上下水管道、暖气管全都是免费给我们换的,就连店门口的铝合金仿古护栏、台阶都在改造范围之内。”在康乾街开餐厅的顾园感激地说。

  “听住建局领导说,政府还要拿出五千多万元对特纳格尔街外立面统一改造,现在正在做方案,到时候这条街就更漂亮了,我们的生意肯定会更好。”在特纳格尔街开了10多年水果店的翟亚丽高兴地说。

  据统计,近年来,阜康市累计投入3.8亿元,新建改造了迎宾路、天山街、安康路等14条道路,打通了天池街北延、康宁路东延等4条“断头路”,改扩建瑶河大桥、水磨廊桥、滨河大桥,有效化解了城乡交界交通堵点,连通城区38条71公里盲道,修复改造无障碍通道5.6万平米,建成慢行交通专用线41.2公里,形成了纵横畅通完善的城市交通网。这些贴合居民需求的建设和改造项目,不仅美了城市,更暖了人心,“绣”出了和谐宜居文明画卷。

  把握难点、痛点和堵点,

  提升服务效能

  在城市繁华的背后,干净整洁的环境是城市的底色,也是城市软实力的重要体现。阜康市精准把握环境卫生管理工作的难点、痛点和堵点,稳步推进市场化运作改革,推动公共管理和服务效能大幅提升,市容环境在秀出高颜值、高品质的同时,企业步入良性发展,实现了政企双赢。

  去年12月12日至13日,北疆地区普降中到大雪,阜康气温骤降,城区积雪厚达15厘米。13日一大早,市民惊喜地发现市区67条大小街道积雪已清理得干干净净,这是阜康市博格达物业接手政府购买服务后打得又一个“硬仗”。为了应对这次寒潮橙色预警天气,作为市属国有企业的博格达物业出动57辆清雪车、400余名环卫工人,昼夜不停展开清雪作业,用一夜无眠的辛苦工作提升了城市公共服务效能,换来了市民点赞。

  去年12月14日,阜康市气温降到零下23摄氏度。准电小区居民顾兴兰一身短袖家居服,客厅窗台上几盆花儿开得正艳。“现在暖气供得特别好,冬天屋里热了,大伙儿的心暖暖的。”顾兴兰感激地说。

  多年来,阜康市冬季供暖仅靠市区东南部的一座热电厂。由于近年来城市西扩,新区供暖面积已远超老城区。靠一个热源供暖犹如小马拉大车,城市供暖安全和质量都得不到保障,启动第二热源建设成为群众关注的大事。

  群众的呼声就是政府的努力方向。阜康市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投入2.6亿元实施第二热源一次管网、东部城区集中供热、城区集中供热等项目,城区供热保障能力不足的问题得以彻底解决,惠及城区和九运街镇的12万居民,城区居民供热满意度达99.6%。

  “小区改造后铺了柏油路,安了路灯,建了停车场,吃饭有社区助餐点,买东西有惠民超市,现在住在这儿真幸福。”说起博峰花园小区的变化,居民穆秀林高兴地说。

  始建于1990年的博峰花园小区堪称阜康市老旧小区的代表,从2020年起,阜康市投入5000余万元对小区实施改造,将这个人心思走的老小区打造成自治区级老旧小区改造示范点。

  近年来,阜康市持续把老旧小区改造作为惠民生、补短板、扩内需的重要举措,先后投入3.5亿元,按照“一小区一主题一特色”的原则,统筹实施净化、绿化、美化、亮化,使34个曾经上了岁数的住宅小区,变得“年轻靓丽”起来,让居住在老旧小区的3万多户6万多名“老”居民享受到了“新”生活,幸福感满足感在每个人心间流淌。

  “要说今年老百姓对政府的哪项工作最满意?我选择引水进城,大家再不为用水发愁了,必须要点赞!”12月10日,面对征求民意的市人大代表,阜康市明珠花园小区居民王雪霞快言快语。

  用水难曾长期困扰阜康人,几乎家家都备有接水的桶,住五六楼的居民大多有过盛夏家中无水可用的尴尬经历。解决用水难题,成为11万城乡居民多年的呼声。

  聚焦城市供水生命线工程,2022年,阜康市投入7.7亿元实施“引水入城”水源地输水管网项目,新建一座日均供水量3.5万立方米的水厂,每年引水2000万立方米,结束了多年来阜康居民夏季用水高峰期3层以上住宅“拿桶存水”“下楼接水”的历史,11万城乡居民生活用水保障率提高到95%。

  绿化+美化,

  彰显城市底蕴内涵

  在阜康22.62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区内,分布着大大小小34座街角运动广场和游园,全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7.8%,人均公园绿地面积21.93平方米,成功跻身国家园林城市、卫生城市行列。

  这些游园,很多建在黄金地段,如果用于商业开发,可以增加不少财政收入。但阜康的决策者首先考虑的是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阜康市第二幼儿园周边居民小区密集,商业场所众多,停车是个大难题。阜康市拿出沿街5000多平方米土地,投资650多万元,修建了一座兼具游园和停车功能的生态停车场。除了给附近居民健身休闲提供了场所,还有150个车位供市民使用,缓解了停车难题。

  与这座生态停车场一样,阜康市康宁路街角运动广场也建在沿街地段,而且还是两条街的交叉路口。2023年被自治区评为城市“口袋公园”示范样板的这座广场占地面积1.1万平方米,总投资近1500万元。除了篮球、羽毛球、乒乓球场地,还为小朋友准备了轮滑场地,给大爷大妈划出了跳广场舞的地方。此外,运动广场配套建设了73个停车位,一座公厕,还预留了36个充电桩。市民陈丹丹感慨地说:“这个运动广场功能太完善了,政府替老百姓想的真周到。”

  一座城市,三分建、七分管。阜康市以“智慧化”赋能“绣花功夫”,打造城市智慧“大脑”和城市智能“大管家”,将城市管理触角延伸至城市“末端神经”,落实到每一条街巷,塑造城市精致容颜。

  “雪莲花路水榭花都小区门前有一个窨井盖破损,需要及时更换。”11月29日,阜康市城市管理网格监督员何群拍了两张照片并配上文字,上传到阜康市智慧城市指挥中心平台,不到两小时,新窨井盖就“上岗”了。“有了这个平台,反映问题很方便,处置速度快,老百姓对我们的工作越来越满意。”何群说。

  市民王先生去吃早餐,将车停在了人行道上。刚咬了两口包子,他突然听到人行道上方城市管理监控音箱传出的喊话声,“新B4365A的车主,请把您的爱车停到车位上,人行道不许占道停车……”看到周边人异样的眼神,王先生赶紧出去挪车。

  在城市的大街小巷,过去存在很多监管死角。现在,阜康市通过智慧城市指挥中心平台接入6133个物联网感知设备,组成“神经元”,24小时不间断地对非机动车乱停放、店外经营等59类违法行为进行智能识别、自动抓拍,并派单给片区执法人员,实现了全天候、全区域监管,探索一条“刚柔并济”的城市管理新路子。

  过去治理渣土车,执法人员要熬夜值守、蹲点检查。现在平台接入全市所有渣土车的GPS信息,实时监测渣土车的位置和行驶路线,“疯狂的”渣土车变老实了。阜康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党支部书记郑东兵说:“现在平台每天能发现100多个问题,基本上可以得到及时处置,通过执法终端实时回传音视频,指挥中心还能对执法全过程进行监督。”

  一座百姓宜居、乐居的城市,就是要人性化、网格化、精细化、智慧化管理,在细节上花“绣花”心思、细微处下“绣花”功夫、细小处做“绣花”文章。

  近日,阜康市被自治区纳入第二批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城市。如何以精致化的“绣花功夫”,“绣”出有温度有颜值的美好城市,圈出市民美好生活,推动城市幸福升级,内外兼修的阜康,还需久久为功,一往无前。

[责任编辑:陆云]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