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昌吉网(记者 彭玉帛)
康复服务、日间照料、法律援助、就业指导、辅助器具发放、免费停车……一件件民生实事,记录着昌吉州助残事业高质量发展的足迹;一个个帮扶日常,不断擦亮残疾人幸福生活的底色。
近年来,在昌吉州党委、政府的领导和倡导下,在各级残联以及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下,昌吉州社会扶残助残氛围日益浓厚,残疾人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环境不断优化,越来越多的残疾人走向社会,实现了人生的梦想。
民生保障全覆盖 健康共享美好生活
残疾人是一个特殊困难的群体,需要格外关心、格外关注。昌吉州各级残联定期与乡村振兴、教育等部门配合,切实推动残疾人康复、“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以下简称“”)、受教育权利等民生保障政策落实落细,有效解决残疾人的急难愁盼问题。
“我现在走路已经不需要拐杖了。”每天早上,昌吉市民高光荣便会乘坐公交车来到昌吉市金融社区残疾人康复站做康复训练。“以前,我因为得过重病行动不便,讲话也不清楚,从去年3月昌吉市金融社区残疾人康复站成立以后,我就坚持来训练,现在我讲话清楚多了,也能一个人坐公交车了。”高光荣说。
“我们康复站有二十几种康复器械,主要进行肢体残疾的康复训练,并且有专业的康复员进行辅助。我们为每一位前来康复治疗的残疾人建立档案,根据其残疾等级为其制定康复方案,并随时根据身体康复情况进行调整。”昌吉市金融社区残疾人康复站康复员常桂双说。
帮助残疾人康复是残疾人更好地融入社会、实现自身价值的基础。一直以来,昌吉州各级残联把残疾人康复工作作为重点工作来抓,不断规范残疾人社区康复站运行管理,多次开展康复员培训,积极协调资金和免费配备各类辅助器具,保障康复站正常运行。目前,昌吉州已建成符合标准和管理运行规范的社区残疾人康复站20个,乡镇残疾人康复站44个,并全部免费对群众开放。
为保障易返贫致贫残疾人基本生活和残疾人受教育的权利,昌吉州各级残联积极与乡村振兴和教育部门对接,开展动态跟踪监测和帮扶工作,仅2023年发放“两项补贴”203944人次,补贴金额2230.96万元;扎实做好义务教育阶段512名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安置工作及180名重度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工作,并为36名贫困残疾大学生和贫困残疾人家庭的大学生发放助学资金10万元。
助残服务送上门 便利生活有“爱”无“碍”
“残联装的这个电梯给我帮了大忙了,装上这个电梯后,我下楼就方便多了,心情也变得特别好,感谢党和国家的好政策。”刘柱山竖起大拇指说道。
刘柱山生活在吉木萨尔县三台镇三台社区,因为一场车祸,他无法行走,平日里只能依靠轮椅活动。多年来,刘柱山靠经营台球室谋生,但门面房在三楼,出行很是不方便。在了解到刘柱山的情况后,吉木萨尔县残联积极协调项目资金,多方联系厂家和工人,于2023年在他家门前安装了简易升降电梯,帮助他解决了外出难题。
为残疾人家庭改造进户门坡道、残疾人轮椅通道、院落地面硬化,安装马桶、淋浴热水器、座便椅……对残疾人家庭开展无障碍改造,是改善残疾人居家生活环境,提高残疾人生活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2023年,昌吉州各级残联按照“一户一策”原则,按照2500元/户的标准完成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233户。
对于困难重度残疾人来说,不光要解决其出行问题,如何为其提供照护服务也至关重要。在昌吉州残联的大力支持下,昌吉州各县市残联纷纷探索并开展残疾人照护服务。
阜康市残联建立了集培训、康复、托养于一体的残疾人托养照护服务体系,为困难重度残疾人提供日常生活照料以及护理和生活自理能力训练、心理疏导、社会适应能力辅导等服务;吉木萨尔县残联在全疆率先探索实施政府购买社会服务项目,引进第三方服务机构——吉木萨尔县吉来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推行上门为重度残疾人提供居家照护服务试点……
送上门的照护服务不仅有效解决了残疾人的照护难题,还为残疾人回归和融入社会创造了良好条件,残疾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文体活动广开展 自信自强面貌一新
2023年9月8日,昌吉州31名残疾人运动员以饱满的精神、必胜的信心出征自治区第七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四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最终取得了7金19银15铜的好成绩。
这31名残疾人运动员由昌吉州各县市选拔,他们中年龄最大的60岁,最小的13岁。他们付出了比常人更多的汗水与努力,赢得了荣誉和喝彩,展现了昌吉州残疾人自信自强的精神风貌。
参加铁饼项目的残疾人运动员鲁文财为昌吉州代表队摘得了首金。赛后,他高兴地说:“我今年50岁了,很高兴能有机会参加此次运动会。从备赛到参赛,时间很短,全脱产的集中训练,也让我们压力很大,但我很高兴自己坚持了下来。”
近年来,昌吉州各级残联积极搭建残疾人文体展示的舞台,不断满足残疾人的精神文化需求。昌吉州各级残联利用全国助残日、爱耳日、爱眼日等,开展各类政策、科普宣传及文体活动;启动实施文化进社区、进残疾人家庭的读一本书、游一次园、看一场电影、参观一次展览、参加一次文化活动的“五个一”活动;组织残疾人参加残疾人职业技能大赛并获得全疆团体第二名的好成绩。
2023年8月,“昌吉残联”微信公众号开通,昌吉州各级残联助残先进做法、残疾人自强典型、残疾人拼搏风采等内容源源不断地展示给社会各界。昌吉州残联还与疆内主流媒体加强交流与合作,扩大残疾人法律法规、党的惠残助残政策等内容的宣传面。
各类文体活动进一步丰富了残疾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增强了残疾人的生活自信心,让社会各界看到残疾人也可以活出精彩的人生,营造了全社会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的浓厚氛围。
社会各界齐参与 扶残助残氛围浓厚
残疾人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扶残助残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随着昌吉州扶残助残活动的深入开展,关心关爱残疾人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社会各界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参与助残事业,大家携起手来,汇聚起扶残助残的强大合力。
“我们公司有员工39人,其中17名是残疾人,他们主要从事操作工和杂工的工作,每月最高能拿到一万多元的工资。”新疆索科斯新材料有限公司财务李翠霞说,“我们为残疾人提供工作岗位,残疾人通过自己的双手获得了可观的收入,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截至目前,像新疆索科斯新材料有限公司这样安置残疾人就业的企业和单位,全州共有860家,共安置2085名残疾人就业。
援疆助残“启明行动”项目救助残疾儿童、开展手工艺品培训班和育婴培训班提升残疾人就业水平、拨付资金对基层残疾人工作者开展培训、邀请残疾人观看援疆文艺演出《中原古曲边疆行》《新小二黑结婚》……在昌吉州助残事业发展的过程中,离不开福建省、山西省的大力援助。资金、项目、人才、文化,两省的倾情援助进一步增强了残疾人的民生福祉,更多残疾人享受到了援疆带来的实惠。
文明昌吉,志愿之城。玛纳斯县凤城之缘爱心服务社团定期来到残疾人家中为他们打扫房屋、理发、按摩、做饭,并与残疾人拉家常,向他们宣传惠残助残政策;呼图壁县人民医院通过开展“青年志愿者助残阳光行动”,每月为呼图壁县董景福乐护养院居住的32名残疾人义诊。来自昌吉州各行各业的人们汇聚成千余支志愿服务队,成为扶残助残的重要力量。
昌吉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成立以来,积极通过多渠道宣传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扶残助残活动,为爱心人士及团体搭建了奉献爱心的平台。据了解,该基金会2023年共收到全州爱心人士及团体捐助的物资及现金300余万元。“我们将持续做好残疾人政策宣传、社会募捐、资助残疾人等工作,将每一份爱心都传递给残疾人。希望更多人加入到关心关爱残疾人的队伍中来。”昌吉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理事长魏德荣说。
新起点,新征程。2024年是昌吉州成立70周年,在州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支持下,昌吉州助残事业必将开创新局面,迎来全面发展的春天,广大残疾人必将以更加自信自强的面貌,融入社会,绽放生命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