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中国昌吉网!

当前位置: 新闻 > 新疆新闻

沙漠公路护绿夫妻档

“守好每棵树,就是守护回家的路”

发布时间:2025-05-28 09:34:05 来源:天山网-新疆日报原创

  【大国工程看新疆】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拍热扎提·阿不都

  5月16日清晨7时,天蒙蒙亮,还未完全苏醒的沙漠带有一丝凉意。8时许,4号水源井管护工黄茂桃与丈夫李伟打开滴灌阀门,开始了一天的浇灌与养护工作。

  黄茂桃夫妇浇灌与养护的,是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的塔里木沙漠公路两侧的防沙绿植。

  塔里木沙漠公路1995年建成通车,全长522公里,是世界最长的流动沙漠等级公路。

  “公路竣工时,我们围扎了芦苇草方格沙障。但随着使用年限增加,大部分草方格失去了防沙作用,公路积沙日益严重,威胁到交通安全。”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塔中采油气管理区生产运行部现场生产管理工程师唐炎说。

  2003年,塔里木沙漠公路防护林生态工程正式启动,109眼水井沿公路一字凿开,抽取沿线的地下水用滴灌的方式种植柽柳、沙拐枣、梭梭等抗逆性强的防风固沙树木,形成了一条宽约75米、总面积4.7万亩的生态防护林。

  公路旁的百余间水井房是这条“人工绿色长廊”存续的关键。

  “走,到我的‘沙漠别墅’看看!”当天下午5时许,“大国工程看新疆”全媒体报道团队来到4号水源井时,黄茂桃迫不及待与记者分享她守护的地方。

  “沙漠别墅”里,一座小平房被隔成三间,一间生活房、一间泵房、一间柴油机房。小平房右侧,黄茂桃养的“沙漠鸡”在简易鸡舍里发出细碎的叽叽声;左侧沿深褐色木栈道而行,浩瀚无垠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映入眼帘。“看这两边,4公里的地方,就是我们每天灌溉、定期施肥的树木。”黄茂桃指着两侧的绿植介绍起来。

  年近六旬的夫妇俩来自四川省内江市威远县,在这里守了两年多。

  怎么想到来这里?记者心头升起问号。

  2022年,被眼疾困扰的黄茂桃萌生出看遍祖国大好河山的念头。就在此时,在塔里木沙漠公路1号井当管护工的姐姐向她发出邀请。来到新疆后,看着姐姐一家的日常,黄茂桃慢慢喜欢上了这里,与丈夫李伟当起了管护工。“刚开始,想着干上半年再看,干了半年就想,哎呀,干上一年再看吧。待的时间长了,看着我们栽种的树木一天天长高,慢慢就有了感情。”黄茂桃说。

  与黄茂桃相比,丈夫李伟显得内敛羞涩,背着包,蹲着查看起新栽种的梭梭。在他跟前,像“枯枝”一样的梭梭,还没筷子粗。

  “发芽了!”李伟冲着妻子黄茂桃憨憨地笑,两人蹲在沙坡上,小心地抠开边上的沙层,芝麻大小的绿芽在沙层里探出了头。

  当管护工两年多,对黄茂桃夫妇而言,酷热的高温天气和变幻莫测的沙尘暴已不新鲜,新鲜的是水井房三排光伏板带来实实在在的改变。

  采访中,黄茂桃说起过去和现在的不同。“过去靠柴油机发电,‘轰隆隆’吵一整天,白天连续抽水浇灌12个小时,晚上没电可用,一片漆黑。现在,太阳能光伏发电没有噪声、干净环保,24小时不间断供电,空调、电视、冰箱都用上了。现在的活儿,就是检查树苗长势、浇水情况,如果输水管有松动或漏水的,及时维修更换。我们能在沙漠里种树、护林,很光荣!守好每棵树,就是守护回家的路。”

  夕阳西下,晚霞将沙漠公路浸染成一条金色绸带,风掠过沙漠公路,路两旁的生态林沙沙作响,望着眼前的美景,黄茂桃说:“在这里生活,我觉得挺好!”

  记者感言

  荒凉沙漠 丰饶人生

  黄茂桃夫妇与风沙为伴、与树木为邻,在荒凉的沙漠中,把日子过得五彩斑斓。

  初见黄茂桃,她与丈夫李伟正弯腰查看梭梭幼苗,指尖轻触沙土下萌发的绿芽,眼里满是欣喜。那一刻,我忽然明白,这片人工绿洲的意义不仅在于防风固沙,更在于守护者赋予它的温度。夫妇俩从四川来到新疆,从过客变成扎根者,将孤独的管护工作过成了“沙漠二人世界”,也印证了沙漠公路旁网红打卡地标语牌上“只有荒凉的沙漠,没有荒凉的人生”的豪迈誓言。

  木栈道一头连着简陋温馨的家,一头连着浩瀚沙漠,黄茂桃夫妇精心培育的每一株幼苗,是他们用汗水浇灌出的希望。虽然太阳能光伏发电让他们的生活多了一份便利与舒适,但不变的是他们守护树木、守护公路的初心。

  人心齐,黄沙退。他们用最平凡的坚守,在“死亡之海”谱写着动人篇章。

[责任编辑:陆云]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