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驰骋麦飘香——昌吉州小麦机收减损技能大比武见闻
字体:
A+ A. A-丝路昌吉/昌吉州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薇
艳阳高照,麦浪金黄。7月10日,奇台县半截沟镇腰站子村的一片麦田里,昌吉州小麦机收减损技能大比武火热开赛,来自全州各县(市)的9名农机手同台竞技,大显身手,以高超技能守护“粮”辰美景,奏响丰收“战歌”。
收割完毕,裁判组立即进场捡粒。记者王薇 摄
小麦机收减损技能大比武在昌吉州已连续开展了4年,成了每年麦收时节不可或缺的“规定动作”。奇台县作为新疆重要的粮食产区,“奇台面粉”获全国首个面粉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每年都是昌吉州小麦收获的“主战场”。
“农机手准备,开始!”当日上午11时,裁判员宣布比武开始,9名农机手分成3组驾驶着联合收割机快速驶向麦田。
轰鸣的联合收割机在麦田里来回穿梭,收割、脱粒、秸秆打包、颗粒入仓一气呵成,短短10分钟,金黄的麦田里留下一排排整齐的麦茬。
本次“大比武”裁判组由6名各县(市)农牧业技术推广中心技术员担任,参赛农机手收割完毕,裁判组立即进场捡粒、去杂、标识、称重,根据参赛农机手操作熟练度、作业时间、试割作业、作业质量等进行综合评比打分。
7月10日,昌吉州小麦机收减损技能大比武开赛仪式。记者王薇 摄
“这场比赛可不简单,既是一场速度的较量,更是一场质效的大比拼,比谁机收漏籽少、留茬低的精细操作。”州农牧业技术推广中心农机推广科科长梁东恩介绍,农机手要在6到8亩的规定区域内,以正常行驶速度,用10分钟完成规定作业量。小麦收割留茬高度最高不能超过25厘米,在1平方米的取样区中,只能收集掉落的麦粒,以此通过称重计算出地块的小麦机收损失率。
麦田旁,吉木萨尔县农机手张长寿完成考试作业后停靠在运粮车旁,卸粮筒缓缓伸出,金黄的麦粒喷涌而出,瞬间在运粮车内堆积成山。“麦籽粒粒饱满,今年这收成,肯定差不了!”张长寿笑着说。
联合收割机驰骋于麦田。记者王薇 摄
“十几年前,收麦子可费劲了,还得请‘麦客’收割,如今有了这些农机手,又省力又省钱。” 观看大比武的奇台县坎尔孜乡农友农机合作社理事长俞天龙感慨,“我们的作业区域从6月中旬开始,从喀什市追着麦熟一路向北,一直到达阿勒泰地区。今年,我们农机服务面积预计达到10万亩。因为服务质量好、价格实惠、机损率低,合作的对象就多。”
根据农业农村部2022年修订的《小麦机械化收获减损技术指导意见》,机收作业质量标准要求损失率不高于2%;而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总站印发的《2025年“三夏”小麦、玉米、大豆生产机械化技术指导意见》更是将小麦机收损失率控制目标提升至1.2%以内。
此次参赛的农机手,个个都是经验丰富的“老把式”,农机驾龄最长的近30年,他们的机采小麦平均损失率低至0.18%,远远低于小麦机收损失率2%和1.2%的控制标准。
裁判在统计小麦机收损失率。记者王薇 摄
经现场测算,大比武一、二、三等奖各有归属。以0.039%的机收小麦损失率夺冠的奇台县参赛选手陈晓刚现场不忘传授取胜经验:“机损率的高低,不光取决于机手的驾驶技术,更在于对小麦成熟度的精准把握和联合收割机的精细调试。”
“拨禾轮转速、筛片角度、风箱风力大小,都会影响机损率。”陈晓刚补充道,“这场比赛激励我们提升操作技能,在往后作业中一定要严格遵循作业质量标准,减少小麦收获环节的损失,力求实现颗粒归仓。”
减损即增产,降耗亦增收。在夏粮丰收的链条里,从大田高产到颗粒归仓,机收减损至关重要。昌吉州农牧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柯晓涛介绍,今年我州种植粮食作物332.47万亩,粮食单产目标增产5%,全年粮食总产不低于155万吨。粮食机收损失率每降低1%,相当于多收获粮食1.5万吨、新增土地3万亩左右。
奇台县参赛选手陈晓刚夺冠。记者王薇 摄
近年来,昌吉州农业农村部门全力以赴做好机械检修、机手培训、农机调配等工作,并全力推广机收减损技术,引导广大农机手在收割过程中精准操作、比拼技能、展现风采、贡献力量,全力保障夏粮丰收。
“今年全州麦田长势好于往年,小麦有望实现面积、单产、总产‘三增’,丰收已成定局。” 柯晓涛介绍,举办大比武活动,核心目的在于提升生产效率,激发广大机手“比学赶超”的热情,促使他们在实践中不断精进操作、比拼技能、提升本领,有效提高粮食产量,落实粮食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高质量完成 “三夏”生产任务。
如今,昌吉州在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道路上大步迈进,小麦、玉米、棉花、打瓜、裸仁南瓜、番茄等主要农作物生产实现全程机械化,种植业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8.4%以上,全州农业机械总动力水平达到291.5万千瓦。
7月10日,昌吉州小麦机收减损技能大比武现场,联合收割机在麦田里来回穿梭。本报记者王薇摄
“三夏”期间,全州计划投入联合收割机1500台,高峰期一天可收获12万亩,7月20日前左右基本完成平原地区小麦抢收任务,为“三夏”农机化生产打下坚实基础。
减损还能从何处挖潜?柯晓涛表示,昌吉州要充分发挥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老旧农机报废更新等政策的引导作用,鼓励农民购置和使用高效低损的收获机械,同时常态化组织农机专家为机手开展减损技能培训,加强农机农艺融合,持续提升机收减损水平。
自6月25日起,昌吉州小麦机械化收割工作全面拉开帷幕,两个月间,农机手将从西向东,一路追赶麦香,抢收夏粮。
良田万顷,颗粒归仓,真正的比武已在庭州沃野火热开展。这场守护丰收的征程,必将收获满满的硕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