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基铸魂育新人 青春聚力向同心

发布时间:2025-07-22 16:26:12
来源:昌吉州党委教育工委、教育局

字体:

A+ A. A-

筑基铸魂育新人 青春聚力向同心

昌吉州党委教育工委、教育局

  近年来,昌吉州教育系统创建自治区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4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校2个,全国文明校园3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示范校5个,进一步推动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走深走实,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昌吉州教育系统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承培育,组织开展“永恒的精神丰碑”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情景剧大赛、“红领巾小小讲解员”“同心共绘中国梦”“中华经典诵读比赛”“学习新思想 做好接班人”主题教育读书活动和优秀电影展播等文化活动,以艺术浸润的形式激发青少年对中华文化的情感共鸣,累计举办各类活动498场次,覆盖学生超10万人次,5名学生获评自治区“新时代好少年”。通过打造VR教室,文化长廊、主题文化墙及读书角等文化教育阵地,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昌吉市第三小学打造“红色基因代代相传”主题展馆,昌吉市一中、昌吉职业技术学院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思政教育基地,采用“教师管理 + 学生讲解”模式,以青少年视角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革命文化的奋斗历程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时代价值。以“祖国情·中华行”“丝路同源·山海交响”“汾水连天山”等青少年爱国主义实践研学活动为载体,组织青少年实地观摩红色革命纪念馆、文化博物馆等教育场所,将文化教育从教室“搬”进实景场馆,以“看、听、感、悟”多维体验引导青少年在历史场景中厚植家国情怀。近两年来,先后组织2690名师生赴北京及援疆省(区)市开展研学活动。

  昌吉州教育系统坚持高位部署谋划,率先出台《昌吉州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工作实施方案》,从课程建设、实践育人、队伍建设、协同育人4个方面确定16项工作措施,明确各部门单位职责,为全面推进昌吉州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走深走实谋好篇、布好局。昌吉州实施的“一十百千”工程经验做法已被教育部简报和网站刊发推广。建立昌吉州领导干部上讲台讲思政课师资库,遴选245名州县党政领导、老专家、老教授等每学年到授课学校讲1节思政课。组建昌吉州“育润庭州”思想政治教育讲师团,将119名英雄模范、行业楷模、退休老教师等纳入宣讲团队伍,开展巡回宣讲23场次,覆盖学生7000余名。把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培育30个州级“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6个基地被命名为自治区首批“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围绕实践教学基地展陈资源,分学段成功开发丝绸之路·北庭故城、特变电工总部科技研发基地、昌吉博物馆、笑厨寻鲜之旅研学基地等思政实践教学精品课25节,3.2万余名中小学生走出校门参加实践教学,奇台县腰站子村实践教学活动被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宣传报道,“大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明显增强。

  昌吉州教育系统以学校为核心阵地,严格落实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定要求,深入推进“童语同音”计划,分阶段强化幼儿、义务教育及中高职阶段语言能力培养。384所学校通过州级语言文字达标校验收,率先并提前两年完成自治区达标校建设任务。制定义务教育阶段12个学科课堂教学基本规范,分层分类开展教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学习培训,在岗教师全部达到国家和自治区规定标准。印发《昌吉州教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工作实施方案》,制定国通语学习达标8条激励措施,完成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提升专项培训。创编《昌吉州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学习口袋书》(一)(二),作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学习培训的有益补充;创新开展千人经典阅读暨中小学规范汉字书写团体大赛,带动8万余家庭参与“小手拉大手”活动;全国推普周宣传教育活动覆盖60万群众。投入800万元建设数字化培训基地,打造智慧书法教室、语言学习训练教室,以信息化手段推动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水平稳步提升。

返回顶部 丝路昌吉app 丝路昌吉
客户端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