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脚下石榴红 木垒河畔共繁荣

发布时间:2025-09-05 19:20:48
来源:丝路昌吉客户端

字体:

A+ A. A-

  丝路昌吉/昌吉州融媒体中心 记者 刘辉 通讯员 韩生荣

  在天山北麓的广袤大地上,木垒县犹如一颗镶嵌在丝绸之路上的璀璨明珠,映照出各民族和睦相处的动人画卷。近年来,木垒县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全面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让民族团结之花在木垒河畔常开长盛、芬芳四溢。

   马背宣讲传党音 政策入脑又入心

  “党的政策亚克西,法律知识送到家!”8月8日,博斯坦乡南部山区草场绿意盎然,牧民哈力木拉提・马合苏提在听完“马背宣讲队”的法律宣讲后,连连称赞。这支由乡镇司法所工作人员组成的队伍,骑马穿行于崎岖山路,将法治精神和党的政策送进偏远牧区的每一户牧民家中。

  在木垒县,这样的宣传宣讲活动早已成为常态。2023年以来,木垒创新推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讲堂”“千名党员进党校”“马背宣讲进牧区”等一系列品牌活动,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寓教于乐的宣传教育体系。全县打造“一乡一品”特色宣讲队伍,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和语言,推动党的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干部群众的“五个认同”。

  “我们把民族团结教育融入日常,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 木垒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曾星亮说。在学校,“三进两联一交友”活动常态化开展,干部职工走进校园与学生结对子、面对面交流;在社区,广大干部职工开展常态化走访,调研了解群众所需所求,让每一次走访交谈交流都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实践;在乡村,流动博物馆巡展60余场次,让文物“开口”讲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悠久历史。

   文化交融绘新卷 精神家园春满园

  党的光辉照边疆,木垒儿女心向党。5月31日傍晚,木垒河广场灯火璀璨,“歌唱祖国・赞美家乡”惠民音乐会吸引数千名各族群众同声欢歌。舞台上,冬不拉与吉他合奏和鸣;舞台下,各族群众围坐在一起,跟着节拍轻轻哼唱,幸福的笑容在夜色中绽放。

  木垒县深谙文化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每逢传统节日,包粽子、炸馓子、赛马、刁羊等民俗活动吸引八方乡亲共庆共享;在木垒县英格堡乡菜籽沟村,疆内外艺术家驻留创作,文化在此碰撞融合;四届“丝绸之路菜籽沟乡村文学艺术奖”的举办,更让木垒成为文学爱好者的精神原乡。

  走进木垒县英格堡月亮地村,拔廊房建筑错落有致,国家级传统村落的古韵扑面而来。这座曾日渐凋敝的村庄,如今已成为全疆乡村旅游的网红打卡地,国内外游客在这里体验农耕文化、感受民俗风情。木垒县持续加大投入保护传统村落,8个村庄入选国家级传统村落,并成功创建为全疆第一个全国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

  文学的力量让木垒的文化底蕴更加深厚。新疆首位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刘亮程在木垒书院潜心十年创作《本巴》,让木垒之名传遍全国;本土作家李健的《脐血之地》《天山下》等作品,生动讲述了木垒大地上的民族团结故事。“木垒的文化魅力,正源于各民族文化的互嵌共生。” 刘亮程文学馆讲解员谭捷文自豪地说。

  产业协同促增收 携手共迈富裕路

  “以前放牧靠天吃饭,现在在风电场上班,每月能拿8000多元工资!”从牧羊人转型为产业工人的叶尔波力・哈力木拉提说起现在的生活,脸上洋溢着幸福。

图片

其亚集团三百万千瓦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现场,一台台白色风机拔地而起。资料图

  木垒县立足“风光”资源禀赋,率先在全疆建成首个县级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今年,1000万千瓦新能源项目集中开复工,风车林立的戈壁滩成为孕育希望的沃土。“我们不仅要发电,更要打造‘建设、输送、储能、用能、制造’的新能源全产业链。” 木垒县委副书记、县长哈比勒贝克介绍,凌远重工主轴、氢时代质子交换膜等项目进一步延伸了装备制造业产业链,新能源装备制造业成为拉动木垒县域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产业发展的红利惠及千家万户。在“金豆子・有机羊・共富路”品牌引领下,木垒羊肉、鹰嘴豆等产品成功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通过“企业 + 合作社 + 农户”模式,木垒县构建起从种植到加工的全产业链体系,23家就业帮扶车间带动500余名本地劳动力就业,2024年脱贫户年人均收入达22226元。

  古丽巴哈尔・麦麦提通过刺绣培训掌握了技能,她的作品在刺绣文化产业园展销。“在家门口挣钱,还能照顾老人孩子,这就是我理想的生活!”如今,“木垒刺绣”已成为全国知名品牌,助力众多妇女巧手织出致富路。

   福祉共享暖人心 幸福指数节节高

  “全国名中医来咱们县坐诊啦!”7月5日,木垒县中医医院里人头攒动。全国名中医周铭心工作室的揭牌,让各族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医疗服务。投资1.6亿元的木垒县中医医院配备GE1.5T超导核磁共振扫描仪等先进设备,让诊疗水平迈上新台阶。

  “以前看病要奔波几百公里,现在乡卫生院就有好医生!”木垒县大石头乡牧民阿依古丽・哈布德勒患有高血压,医疗服务延伸点的医生定期上门随访,让她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木垒县建立多个医疗服务延伸点,为偏远乡镇群众提供贴心服务,全民健康体检完成率达100%,重点人群家庭医生签约率96.37%。

  木垒县始终把改善民生作为民族团结的坚实基础。近三年,在教育领域,木垒县持续加大力度,先后购置25辆新校车保障孩子安全出行,组织226名教师赴名校跟岗培训,“银龄教师”返聘执教,让各族孩子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在养老服务方面,木垒县老年活动中心成为老人们的乐园,书法绘画、歌舞排练等丰富的活动让晚年生活多姿多彩。

  城乡焕新颜,民生暖人心。1464公里的农村公路织密交通网,实现“村村通客车”;3000多套保障性租赁住房托起群众安居梦;47%的绿地率让木垒县城满眼皆绿;“音乐公路”等特色道路成为乡村振兴的风景线。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一件件民生实事中不断提升。

   民族团结展新颜 同心共筑中国梦

  在木垒县北部戈壁新能源基地的建设现场,工程师张磊正和技工叶里夏提·沙吾提一起调试设备。“他教我风电技术,我带他熟悉环境,我们是工作上的搭档,更是生活中的兄弟。” 张磊的话语折射出木垒各族儿女的深厚情谊。在这里,各族群众在新能源产业链上携手奋斗,共同创造美好生活。

  团结就是力量。木垒县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与经济发展深度融合,在“八城同建”战略中锚定“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目标。通过县级领导包联、科级干部驻点,落实“日调度、周研判、月推进”机制,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创建格局。全县60余人获国家、自治区、州级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称号。

  “我们将始终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让各族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在团结中共同进步。”木垒县委书记王荣说。今日木垒,新能源产业追“风”逐“日”,农牧业“豆”志昂“羊”,“木垒蓝”文旅品牌声名远扬。各族群众在生活空间上“互嵌”、文化传承上“互融”、经济发展上“互助”,共同描绘着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画卷。

  夕阳洒落木垒河,波光潋滟。河畔民族团结主题公园中,各族群众载歌载舞,冬不拉琴声、秧歌鼓点、麦西来甫舞步交融激荡,奏响新时代的和谐乐章。在这片生机盎然的土地上,民族团结之花绚烂绽放,各族儿女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正万众一心,在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的征程中昂扬奋进,共同谱写新时代木垒高质量发展的壮丽篇章!

返回顶部 丝路昌吉app 丝路昌吉
客户端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