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赋能政务服务再升级 “深圳人社AI管家”开启智能办事
字体:
A+ A. A-新华社深圳7月4日电(许晗)在深圳,企业和群众在以往办理人社业务过程中,常因信息碎片化、被动化等问题,面临诸多不便。例如,部分群众担心父母忘记进行养老资格认证,从而错过养老待遇的领取;一些人考取证书后,不清楚是否能够领取补贴以及如何领取补贴;还有人在办理业务后,无法及时了解业务进展,且无人提醒办理进度等。
为解决这些问题,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积极探索创新,借助AI技术推出“深圳人社AI管家”,致力于打造更加智能化、个性化的政务服务新模式,推动“人找政策”向“政策找人”转变,逐步实现人社业务智能化、个性化。
图为群众扫码体验AI管家服务(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供图)
全流程可视化:业务进度“一目了然”
“过去查博士后补贴政策要反复查系统或问经办人,现在AI管家直接推送到手机,太方便了!”申请出站博士后留(来)深科研资助的贺女士感叹道。
“深圳人社AI管家”打破传统办事壁垒,实现事项全流程可视化管理。用户通过“刷脸登录、点击服务进度、查看服务详情”,就能掌握业务办理的每个环节及办理时间,让业务办理“可查、可感、可预期”。
此外,系统还具备业务自动归档功能,市民过往办理的“居住证学历核实”“在职人才引进”等事项,均可在“服务记录”模块一键回溯,便于资料留存或后续申报。
数据画像精准服务:政策主动找人
“深圳人社AI管家”通过构建用户画像,结合业务规则自动匹配适用政策或服务,实现个性化政务推荐。截至目前,已累计推送服务信息超103万条,覆盖社保、就业、人才等多个领域。
针对已完成工伤认定但未申请康复服务的用户,AI管家将主动推送康复鉴定提醒;针对养老资格认证即将到期的退休人员,AI管家将发送办理提醒,确保退休金不断档。
刚完成养老资格认证的李大爷就很有体会:“以前每年养老认证不仅要记在本子上,还得让孩子提醒我,现在AI管家会提前提醒,太贴心了!”
智能问答“秒出答案”:复杂业务变“填空题”
为提升服务精准度,“深圳人社AI管家”采用“大语言模型+RAG”技术架构,依托“1个管理平台+N个知识分库”的知识底座,关联个人信息,将养老待遇领取地测算和退休年龄查询等复杂事项转化为“秒出答案”的智能服务。
据深圳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深圳人社AI管家”基于人社服务海量知识库,集成业务标准化库、问答知识库、政策法规库、公共服务功能库等多类型知识库,涵盖398个公共服务事项、1908个要素审核标准和1093个材料审核标准。用户仅需在对话框输入想要办理的事项问题,就会收到所需办理事项的材料清单、办理渠道及注意事项。
目前,平台已上线187张服务指南卡片和220个功能卡片,支持从“办什么”到“怎么做”的全流程引导。用户点击“立即办理”即可跳转申办界面,实现“一站式”服务。
深圳市人社局表示,后续将结合用户反馈和行为分析,持续优化“深圳人社AI管家”,推动AI技术与政务服务的深度融合,进一步提升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