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

发布时间:2025-07-16 17:05:31
来源:丝路昌吉客户端

字体:

A+ A. A-

  

田慧娴/文

  今年6月17日,来自福建的网络博主“@路白来了”行至新疆昌吉州吉木萨尔县,偶遇几个哈萨克族孩子和汉族小孩在天山下玩耍,当被问及是什么民族时,那个可爱的哈萨克族孩子们满怀骄傲地说:“我们肯定是中华民族啊!”被问及觉得最幸福的事是什么时,孩子们更自豪地说:“最幸福的事就是生在中国呀!”“最幸福的是自己是中国人呀!”就是这么几句简单却坚定的话,深深震撼和温暖了无数网友,在网络上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感动浪潮。几名哈萨克族孩子用最朴素最动人的话语诠释了何为爱国情怀、何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在新疆这片166万平方公里辽阔、美丽、富饶的土地上,56岁个民族都有一个共同家园,就是中国;都有一个共同身份,就是中华民族;都有一个共同名字,就是中国人;都有一个共同梦想,就是一定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我们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尤其在新疆,无论是汉族还是各少数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不可或缺的一员。我们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维护着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大局。

  当前的新疆,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的良好机遇。无论是国家不断加大对新疆经济快速发展的巨额投入,还是内地十九省市家人们的无私援助,都让我们深切感受到了祖国大家庭的温暖,感受到新疆各族人民是中华大家庭不可或缺的一员。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我们加强民族文化交流互鉴。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是维系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我们尊重和保护各民族的传统文化,积极推动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互鉴,使中华文化更加丰富多彩、更具包容性。

  还是在那个视频中,当得知博主来自福建厦门,小朋友们眼睛一亮:“厦门帮我们建了新学校!”随即孩子们更是集体变身“闽南语歌手”,为博主演唱了闽南语歌曲《厦门亲像一首歌》。对这些孩子来说,这首在4000多公里外的厦门广为传唱的歌曲,也是他们难以忘怀的旋律。2021年,厦门援建的吉木萨尔县第五小学投用,这些吉木萨尔县山区牧区农区来的孩子们由此进入了设施一流的现代化校园,也通过厦门援疆教师学会了这首来自南方的歌。视频中,优美的旋律里,闽南语的婉转与边疆稚嫩的童声完美交融,这一幕生动印证了:文化认同从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嵌入生活肌理的情感共鸣。

  十多年来,福建厦门市党政机关、政法系统、财政、教育、卫生、农业林业、旅游文化等各部门无私对口援助新疆吉木萨尔县,为当地经济发展教育文化等各项事业发展增光添彩、推波助澜。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还需要我们在实际行动中践行。首先要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我愿用自己手中的笔积极撰写一些传播正能量、弘扬民族团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好文章,引导和引领广大人民群众,共同维护今天来之不易的各民族团结、共创美好家园的良好局面。在生活中,我们要主动与少数民族群众团结协作、互帮互助,要邻里和睦、友善待人。通过这些具体的行动,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使之成为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力量。

  新疆,作为多元文明交融荟萃之地,历史的新疆与未来的新疆,联结中国与中亚、西亚、欧洲,打造“一带一路”建设核心区,保护各民族优秀文化以丰富发展绚丽多彩的中华文明。因此,新疆不仅仅是中国的新疆,也是世界的新疆。让历史、今天、未来的新疆走向世界,是我们共同的愿景。

  最后,我想说的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它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共同努力和持续奋斗。让我们携手并进、共同努力,为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贡献自己的力量!

返回顶部 丝路昌吉app 丝路昌吉
客户端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