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关万里行·看见丨三轮换四轮 鹰嘴豆“崩”出小货车
字体:
A+ A. A-记者头像为AI生成漫画像
石榴云/新疆日报讯(记者 蔡增乐摄影报道)夏日,木垒哈萨克自治县照壁山乡平顶山村旅游广场上伴随着“砰”的一声脆响,爆米花锅中的鹰嘴豆裂开,散发出诱人的酥脆香味。今年53岁的张志义利索地掀开锅盖,金黄的豆子随着热气倾泻而出,游客们纷纷围拢,品尝购买这带着炭火香的传统美味。7月5日,循着声响,“边关万里行——自治区成立70周年大型全媒体采访活动”记者们走向摊位,与张志义攀谈起来。
7月5日,木垒哈萨克自治县照壁山乡平顶山村旅游广场上,张志义将装好鹰嘴豆的爆米花锅架到火炉上。
十二年前,张志义从爆米花师傅手中接过这口爆米花锅,每逢农闲便骑着三轮车走街串巷叫卖。鹰嘴豆是木垒哈萨克自治县的“黄金豆”,随着全域旅游兴起,他瞅准商机流转自家的土地,将摊位摆进了景区。去年,他卖出3吨鹰嘴豆,收入可观,花了七万多元将三轮车换成了小货车。“拉货更方便,生意越做越红火!”他笑着说。
7月5日,顾客在木垒哈萨克自治县照壁山乡平顶山村旅游广场的摊位上购买鹰嘴豆。
摊位上,他一手匀速摇动锅柄,一手适时拨弄炭火,动作精准协调。在炭火的炙烤下,约莫两分钟后,豆子便“崩”地一声爆开。这门技艺看似简单,实则对火候掌控和经验积累有着极高的要求。“这不仅是特色零食,更承载着乡愁记忆。”来自重庆的游客王敏说。
7月5日,木垒哈萨克自治县照壁山乡平顶山村旅游广场上,张志义自豪地告诉记者身后的车是靠卖鹰嘴豆的收入买的。
近年来,木垒哈萨克自治县鹰嘴豆产业蓬勃发展,全县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产品远销疆内外。张志义的鹰嘴豆小摊,恰是这条产业链末端的生动缩影。县里通过扶持电商直播、培育带货主播,让鹰嘴豆乘着“互联网+”的东风,在边疆地区开拓出了更广阔的市场。
爆米花锅依旧,山村依旧,但张志义的小货车里已载满了新希望。他边劳作边哼唱:“好日子是干出来的,要把生活过得有滋有味!”从三轮车到四轮车,这不仅是工具的迭代升级,更是边疆乡村振兴路上,村民用勤劳双手创造出的甜蜜新生活。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