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天气下呼吸慢性疾病的综合管理

发布时间:2025-07-21 08:00:08
来源: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字体:

A+ A. A-

  最近一段时间全国不少地方持续高温天气,对哮喘、慢阻肺(COPD)、支气管扩张,肺纤维化等呼吸系统慢性疾病患者是个严峻挑战,不少老年慢阻肺患者病情加重住院了。高温、高湿、臭氧污染等因素容易诱发症状加重甚至急性发作。高温环境下患者如何加强自我管理,其核心原则以预防为主,综合管理。其要点如下:

  一、环境控制是重中之重

  1. 躲避高温与臭氧高峰:

  上午10点至下午4点是一天中气温最高、阳光最强、地面臭氧污染最严重的时段。此时段尽量待在室内,避免外出。

  出门前查看手机天气APP中的 AQI(空气质量指数),特别关注 臭氧 (O₃)和 PM2.5浓度。当AQI达到“不健康”级别时,严格限制外出。

  2. 科学使用空调:

  空调温度设定在26-28°C,避免室内外温差过大(建议≤7-10°C),防止冷热刺激诱发咳嗽、气喘。因积尘和霉菌是强烈刺激物和过敏原,务必每1-2周定期清洁空调一次!

  风口不要直接对着人吹,尤其避免吹头、胸部。用纯净水加湿器每天换水、每周彻底清洁消毒,保持室内湿度40%-60%;若湿度>60%,需除湿防霉。

  3. 保障室内空气质量:

  高温天紧闭门窗时,可在清晨/夜晚室外凉爽且空气好时短暂(10-15分钟)开窗通风。

  空气净化器宜带有 HEPA滤网和活性炭滤网,能有效过滤PM2.5、过敏原和部分臭氧。

  严禁吸烟,炒菜时用好抽油烟机减少油烟,避免使用蚊香、强气味清洁剂/香水。

  4. 外出时做好防护:

  必须外出时,选择早晚凉爽时段,并缩短停留时间。同时因N95/KN95口罩能有效过滤污染物和过敏原,可以佩戴;戴遮阳帽或打防晒伞和戴太阳镜。也可随身携带凉感湿巾或小风扇,但需注意避免直吹面部。

  二、严格坚持用药与监测

  1. 规律用药,绝不中断:

  即使自我感觉良好,无明显症状,也必须每天按时、按量使用医生开具的所有维持药物(如倍择瑞、全再乐,舒利迭,信必可等)。因擅自停药是导致疾病急性发作最主要的原因!

  2. 急救药物,随身携带:

  随时随地携带速效支气管扩张剂(如沙丁胺醇气雾剂/信必可缓解装置)。同时确保药物在有效期内、余量充足。

  3. 正确使用吸入装置:

  定期回顾操作方法是否正确,错误使用等于没有用药!

  4. 密切监测病情:

  记录症状: 留意咳嗽、咳痰(量、颜色、粘稠度)、喘息、胸闷、呼吸困难的变化。

  哮喘患者测峰流速:按医嘱用峰流速仪监测呼气峰流速值(PEF),若持续下降或低于个人最佳值的80%需警惕。

  监测血氧: 有条件者使用家用指脉氧仪测血氧饱和度(SpO₂)。静息时SpO₂持续<94%或活动后明显下降,需及时就医。

  关注心率:高温和呼吸困难会使心跳加快。静息心率持续异常升高,比如大于100次/分需注意。

  三、生活管理细节

  1. 足量饮水,严防脱水:

  主动、定时饮温凉水,而不是口渴了才喝。尿黄、尿少说明水分不足,喝水目标是尿液呈淡黄色。

  夏天高温时隐性失水较多,脱水会使痰液粘稠难咳,加重气道阻塞。出汗多时,可适量补充含电解质饮品,如淡盐水、口服补液盐、低糖运动饮料等。

  2. 清淡饮食,少食多餐:

  选择清蒸、炖煮等清淡易消化食物,避免油腻、辛辣、过甜及豆类、碳酸饮料等易产气食物。

  老年体弱者更需要少食多餐(5-6餐),避免过饱压迫膈肌影响呼吸。

  保证营养:食用鱼、蛋、豆制品等以补充蛋白质、吃新鲜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矿物质。可多吃冬瓜、丝瓜等利湿食物。

  3. 穿着舒适: 选择宽松、轻薄、透气的浅色棉麻衣物。

  4. 适度活动:只在凉爽时段,比如早/晚或凉爽室内进行温和运动,如散步、太极、呼吸操、固定自行车。绝对避免高温时段剧烈活动,特别易中暑!

  5. 充足休息:保证睡眠,午间可小憩,避免过度疲劳。

  6. 如需使用风扇,避免直吹,可吹向墙壁制造空气流动。

  四、识别危险信号,立即就医!

  不管什么季节,如出现以下情况,切勿犹豫,马上就医或呼叫120:

  (1)呼吸困难突然严重加重,休息和急救药无法缓解;或使用急救药后,症状未迅速好转或很快又复发。

  (2)嘴唇发乌、指甲床发紫(紫绀)。

  (3)说话困难,只能吐单词。

  (4)感到极度烦躁、焦虑、意识模糊或嗜睡。

  (5)胸痛。

  (6)咳出大量黄脓痰、绿痰或血痰(或已知有痰患者痰量突然显著增多变脓)。

  (7)高烧不退(>38.5°C)。

  (8)峰流速值持续下降至个人最佳值的60%以上。

  (9)血氧饱和度持续低于90%。

  五、特别注意事项

  1. 药物储存:大多数吸入剂要求阴凉(<25°C或<30°C)保存,避光。严禁存放在窗台、阳台、汽车内、厨房灶台旁。同时需要定期检查药物有效期、余量、外观是否正常。

  2. 特殊人群:

  老人:更易脱水/中暑,需加强照料及补水、监测精神状态、提醒及时用药。

  合并心脏病者:需同时严格管理心脏问题,注意区分呼吸困难加重是心衰引起还是呼吸疾病的恶化,补液遵医嘱不宜过快。

  支气管扩张患者:需要不止一种药强化排痰,同时坚持使用拍背等物理方法排痰,饮水充足可稀释痰液,易于咯出。一旦痰液变多变脓需警惕感染加重。

  过敏患者:高温干燥天气花粉多,潮湿环境易生霉。外出可用口罩+护目镜加强防护,室内重点要防霉,如除湿、清洁潮湿区域。

  总之,在高温季节里,患有呼吸系统慢性疾病的患者需要:

  10-16点不出门;清洁空调,温度保持在26-28°,室内空气清新;维持药物要天天用,急救药随身带;勤记录症状,关注血氧心率;少量多次主动喝水;饮食清淡且有营养、分多次;凉爽室内可以温和运动;用药后如出现呼吸困无缓解、紫绀嗜睡等危重情况需及时呼救就诊;药物储存在阴凉处避光防高温等等。

  通过以上的细心管理方法,平安度过高温季节就有了保障。

返回顶部 丝路昌吉app 丝路昌吉
客户端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