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格达峰见证 | 从“篮球赛”到“嘉年华” 村BA织就乡村“活力网”

发布时间:2025-08-07 12:35:01
来源:眼界新闻

字体:

A+ A. A-

  乌鲁木齐晚报全媒体记者贾梦妍

  在米东区长山子镇,有一位年轻人叫马梦龙。连续三年,他都雷打不动地赶回村子,参加那场让整个乡村热血沸腾的赛事——“村BA”。

  8月4日,长山子镇第五届“金穗杯”乡村篮球赛(村BA)在金穗苑小区篮球场激情开赛。马梦龙和全镇14支代表队、100余名运动员一起,开启了为期6天的激烈角逐。

  “再忙也要赶回村子参赛。”对于马梦龙而言,“村BA”早已不只是一场篮球赛,它承载着自己的热爱,也见证着乡村的蜕变,更是党中央推动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在新疆的生动见证。

  “村BA”点燃乡村热情

  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强调:“要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续深化城乡精神文明建设,抓好农村移风易俗,让现代文明理念在乡村深深扎根。”
  人民日报曾评价,“村BA”不只是乡村体育竞技的舞台,更是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生动写照。在米东区的赛场上,这句话得到充分体现。

近日,在米东区铁厂沟镇村BA现场,球迷们观看球赛。记者贾梦妍摄

  赛场上,马梦龙和队友们全情投入,凭借娴熟的变向突破、精妙传球和精准上篮,一次次点燃现场气氛。每一个精彩动作,都凝结着千百次训练的汗水。
  马梦龙回忆:“赛前,教练带着大家反复打磨战术细节,有时一个简单配合,都要练到形成肌肉记忆才罢休。”这份纯粹的热爱与执着,正是“村BA”的魅力所在。
  村民变“球星”,乡亲齐助威,“土特产”作奖品,球场成了乡亲们“放下筷子就想去的地方”。
  去年以来,乌鲁木齐“村BA”热度持续攀升。仅在米东区,芦草沟乡2025年“悦动赛场 燃动激情”工会杯职工运动会、铁厂沟镇第三届“工会杯”男子篮球赛等赛事相继举办,为乡风文明注入新活力,让村民文化生活更加多彩。

  今年5月8日,乌鲁木齐市2025年大地流彩·全国和美乡村篮球大赛(村BA)市级选拔赛在市第101中学开赛。来自乌鲁木齐县和米东区的农民球员放下农具,换上球服,在激烈比拼中争夺荣誉。场边村民自制加油牌,呐喊声此起彼伏。

  “在全国‘村BA’的热烈氛围下,乌鲁木齐各场比赛农民参与踊跃,充分展现出乡村篮球的蓬勃活力与体育文化建设成果。”乌鲁木齐市农业农村局(市乡村振兴局)副局长何国林表示。

  小乡村带来大流量

  长山子镇“金穗杯”赛场边,村民自发组织的啦啦队格外醒目,口号随比赛节奏变换,呐喊助威声不断。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4年新年贺词中点赞“村超”活力四射。透过这一窗口,我们可以看见中国式现代化在乡村的生动实践,看见火热赛事背后蕴含的巨大能量。

近日,米东区长山子镇村BA火热开启,球员们奋力拼搏好成绩。记者贾梦妍摄

  米东区村民陈景刚是忠实粉丝:“从镇里办第一届‘村BA’开始,我几乎场场都来。看着球员们拼尽全力,就忍不住加油,希望每支队伍都打出风采。”这种全民参与、热爱的氛围,让“村BA”成为凝聚乡情的黏合剂,促进了邻里交流互动。

  近年来,乌鲁木齐市以“村BA”为抓手,促进特色产业与乡风文明同步提升,不断延伸“村BA+”产业链,带动经济发展,培育文明新风,让村民共建美丽家乡、共享美好生活。
  “村BA”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长山子镇通过“观赛+赏景+集市”多元消费场景,打造独特“赛事经济圈”。
  每逢赛事,球场周边自然形成热闹集市,村民在免费摊位售卖自家农产品。红旗农贸市场负责人曹磊介绍:“为保障比赛,我们提前整治环境,并设置免费摊位方便村民销售。”农产品销路拓宽,村民收入增加,乡村经济被带动起来。

  “村BA”火热的背后,是乌鲁木齐市近年来在乡村体育文化事业的持续投入。通过政府投入与社会援建双管齐下,乌鲁木齐连续多年投入各类资金1968.1万元,建成7625平方米各类体育文化场地。永丰镇永丰村告别往日“坑洼水泥地”,建成配备夜用高杆灯、塑钢篮球架的标准化篮球场;达坂城区西沟乡、米东区羊毛工镇等地的专业篮球场,也为村民提供优质的运动和比赛场所。同时,配套建设的图书室、健身器材等设施,进一步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

  正如乌鲁木齐县村民哈斯叶提·玉山所说:“以前是土球场,打完球一身土。现在是标准化球场,打完鞋上都不沾土,党的好政策,我们这小山村也看得见。”  

  长山子镇党委书记胡志强说:“持续办赛不仅激活了乡村经济,促进农旅融合与消费升级,更重塑了乡村文化生态——吸引年轻人回乡、为传统文化注入新载体、提振村民精气神。未来,我们将深化‘村BA+’模式,将其打造为产业振兴新引擎、文化传承新平台、凝聚人才回归新桥梁。”

  让现代文明理念扎根乡村

  篮球决赛刚过,8月5日,一场热闹的百家宴在铁厂沟镇铁厂沟东村开席。村里将比赛赢得的“冠军牛”制成三大锅香气扑鼻的抓饭,与大家共享。
  村民马飞将大块肉塞进球员手中:“你们拼来的荣誉,比肉香!”
  铁厂沟东村委会主任杨云平说,这种分享增强了大家对“村BA”的参与感,凝聚力也更强了。
  篮球架下,村民曹翠萍发现,赛后邻里矛盾少了,议事厅里建言献策的声音多了;球员杨文浩则把球场默契带到合作社:“过去各顾各,现在组团搞事业。”

  站在台前的观众黄磊感触颇深:“从预赛开始,各村的球场成了一个娱乐大舞台,大家不分民族,一起练球,你教我一个投篮动作,我学你一个过人动作,大家成了一家人。”  
  从米东区铁厂沟镇、羊毛工镇,到乌鲁木齐县托里乡,各村镇篮球联赛火热。村民变身运动员挥洒汗水,观众围得里三层外三层,呐喊声此起彼伏。
  “冠军奖励一头牛”“啦啦队融合新疆舞”等特色环节,巧妙融合乡土文化与体育竞技,让“村BA”成为乡村文化新亮点。2023年,米东区长山子镇农民篮球队在自治区“村BA”中勇夺全疆亚军,展现了乌鲁木齐乡村篮球的强劲实力与农民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乡村全面振兴要为农民而兴,乡村建设要为农民而建。需要什么样的乡村文化,农民最有发言权。
  马梦龙们在球场上奔跑追逐的,不仅是篮球入网的瞬间,更是家乡越来越红火的日子,是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深情厚谊,是在祖国怀抱里热气腾腾、活力四射的乡村新图景。正如马梦龙所坚信的:在“村BA”的带动下,乡村的未来会越来越好。而这未来,正由无数个“他”,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奋力书写。

  一颗篮球的乡村回响

  站在长山子镇“村BA”的赛场边,声浪几乎将我淹没。这不仅仅是一场球赛,我分明看到了一种蓬勃的生命力在乡村大地上奔涌。

  穿梭于人群,感官被不断冲击:百家宴上抓饭升腾的香气里,马飞那句“荣誉比肉香”的朴实话语,饱含着最真挚的集体自豪;集市免费摊位前,老乡们捧着自家瓜果的笑脸,写满了增收的踏实;从哈斯叶提口中“一身土”的回忆,到指尖触摸到崭新塑胶场地的质感,基础设施的巨变无声诉说着政策的温度。

  最打动我的,是篮球架下悄然发生的变化。曹翠萍口中减少的邻里纠纷,杨文浩合作社里滋生的团队默契,胡志强书记描绘的年轻人回流图景……这颗小小的篮球,像一枚投入湖心的石子,激起的涟漪早已超出了体育本身。它连接起散落的个体,凝聚了人心,激活了沉睡的资源,更让现代文明的风,裹挟着团结、拼搏、共享的理念,吹进了乡村的角角落落。

  离场时,回望那片被灯光点亮的球场,乡亲们仍未散去。我知道,这片土地上,“村BA”奏响的,是一曲热气腾腾的乡村振兴交响,而每一个参与其中的人,都是跃动的音符。(记者贾梦妍)

返回顶部 丝路昌吉app 丝路昌吉
客户端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