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博物馆二十四节气印章又上新

发布时间:2025-08-25 21:35:32
来源:石榴云/新疆日报

字体:

A+ A. A-

  石榴云/新疆日报讯(记者 王新红报道)“妈妈,快看!这只老鹰和《二十四节气》校本课程里的‘鹰乃祭鸟’图一模一样!”8月23日,在自治区博物馆一楼文创区,8岁的王琛一边说着,一边将“处暑・乾隆青玉蟠龙瓶”节气印章郑重地盖在自己的集章册上。

24节气文物印章“处暑・乾隆青玉蟠龙瓶”。新疆博物馆供图

  这枚节气印章是新疆博物馆“二十四节气与文物”系列文创的最新作品,延续了该馆将馆藏资源与传统时令文化相结合的创新实践。新疆博物馆的《让文物活起来——二十四节气创意设计》作为视觉传达类作品,曾荣获2023年第四届中国商业创新节·金灯奖新媒体营销奖。

  “处暑・乾隆青玉蟠龙瓶”节气印章的设计灵感源自一件清代乾隆时期的青玉蟠龙瓶。乾隆时期的玉雕工艺代表了清代玉器的最高水平,被后世称为“乾隆工”。作为印章原型的青玉蟠龙瓶由整块新疆和田玉籽料雕琢而成,玉质温润细腻,颈部透雕的蟠龙造型生动,龙爪前伸护持宝珠,取“骊龙护珠”典故,寓意“守口如瓶”。新疆作为和田玉的重要产地,在清代通过贡玉制度将优质玉料源源不断送往宫廷,成为皇家玉器的物质基础,这枚印章也因此承载了丝路玉文化的深厚底蕴。

24节气文物印章“处暑・乾隆青玉蟠龙瓶”。新疆博物馆供图

  印章设计在高度还原文物细节的基础上,创新融入了处暑节气元素:雄鹰展翅与秋菊绽放环绕玉瓶四周,形成刚柔并济的视觉效果。其中,雄鹰形象呼应处暑“鹰乃祭鸟”的物候特征,展现秋日生机;秋菊则暗合农谚“处暑见新花”的意境,象征丰收静好,传递出暑气渐退、秋意渐浓的时节之感。

  新疆博物馆文创部主任关懿介绍,许多文物与节气看似并无关联,但将它们置于历史的长河中审视,又能发现千丝万缕的联系。文创团队一方面深入研究节气的传统习俗文化,从代表性元素及场景着手创作;另一方面查阅大量历史文物资料,分析二十四节气与文物之间的内在联结,尽可能还原古人生活中与时间相关的记忆。

返回顶部 丝路昌吉app 丝路昌吉
客户端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