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70年 奋进新征程丨昌吉州:以法治为笔 绘就群众满意画卷

发布时间:2025-09-08 13:27:09
来源:石榴云/新疆日报

字体:

A+ A. A-

9月7日,新疆大剧院与周边城市风貌交相辉映。石榴云/新疆法治报记者 李进福摄

  石榴云/新疆法治报记者 李进福 张卫玲 通讯员 刘建炜

  近年来,昌吉回族自治州党委政法委不断推进平安昌吉、法治昌吉建设,以法治赋能基层社会治理,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法治宣传教育,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持续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立法先行 凝聚平安建设共识

  昌吉州坚持“党委领导、人大主导、政府依托、各方参与”立法格局,发挥民族自治地方立法优势,秉持“针对问题立法、立法解决问题”以及“小快灵”“小切口”理念,统筹平安建设工作。截至目前,昌吉州已制定19部地方性法规,数量居全疆首位。其中,《昌吉回族自治州城乡网格化服务管理条例》明确职责流程,为基层社会治理提供制度支撑;《昌吉回族自治州依法行政办法》作为全疆首个规范行政权力运行的政府规章,系统规范行政决策,全流程监督执法,让行政执法更透明;《昌吉回族自治州平安建设促进条例》将平安建设纳入法治化轨道,形成 “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全民守法” 闭环治理体系。

  通过科学立法、精准立法,昌吉州民主法治水平稳步提升,群众清晰地知晓该提倡什么、摒弃什么。例如,2017年施行的《昌吉回族自治州全民参与公益活动条例》,明确每年5月第一个星期日为 “全民公益日”,目前全州注册志愿者达18.6万人;《昌吉回族自治州各族群众办理婚丧喜庆事宜暂行规定》倡导孝老爱亲、厚养薄葬新风尚,群众赞声一片。

  为让立法接地气、合民意,昌吉州完善民意收集网络,设立2个自治区人大基层立法联系点、14个昌吉州人大基层立法联系点、70个县市立法信息联络站及554名信息采集员。立法中,通过邀请人大代表参与调研、在联系点开座谈会等,广泛听取意见,如制定相关法规草案时,征集到130余条建议,近30条被采纳。同时,开展立法协商,将法规草案印发至470个“代表之家”,邀请人大代表、民主党派人士等提意见,凝聚社会共识。

  多元解纷 助力社会治理创新

  昌吉州党委政法委积极优化法律服务方式,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创新多元解纷机制,推动矛盾在基层化解。

  6月17日,昌吉市居民李大爷因楼上卫生间漏水致房顶受损,与楼上住户协商无果后,向昌吉州综治中心求助。该中心工作人员迅速启动联动调解机制,社区网格员、物业人员、维修人员到场联合开展调解。经多方努力,楼上住户同意承担维修费,问题顺利解决。

  今年以来,昌吉州推进基层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实现县、乡、村三级全覆盖。综治中心整合信访、司法、公安等力量,打造集信息收集、矛盾化解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平台,探索建立“百姓点单、中心派单、部门接单”模式,解纷效率显著提升;线上依托“新疆平安 E 家”微信小程序,实现风险隐患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

  目前,昌吉州有人民调解组织 985个、调解员3968 名,以村(社区)调委会为基础、乡镇(街道)调委会为主导、行业性专业性调委会为支撑、个人调解室为补充,在综治中心增设“赋强公证”窗口,开展“人民调解+赋强公证”一站式服务,对符合条件的债权文书进行公证并赋予强制执行效力,债权人可凭执行证书直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无需经过诉讼程序。今年1至8月,全州排查纠纷1.2万余次,调解成功率99.7%。

  此外,昌吉州党委政法委积极推行“互联网+法律服务”模式,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开发在线法律咨询、矛盾纠纷在线调解等服务平台,让群众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便捷高效的法律服务。通过创新举措,有效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为平安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普法宣传 营造全民学法氛围

  5月25日夜幕降临,昌吉市华洋广场带状公园热闹非凡,昌吉州、昌吉市司法局在此举办“法治夜市 典亮生活”活动,将法律知识融入歌舞、快板、法治情景剧等节目中,现场还设置了互动问答、“法治盲盒抽抽乐” 等环节。

  昌吉州创新普法宣传形式,让法治理念融入群众生活。今年5月 “民法典宣传月”期间,昌吉州党委政法委在全区率先开通“昌吉普法”抖音号,制作普法短视频,邀请专家直播普法;木垒哈萨克自治县举办“法治文化集市”,向群众发放普法资料3000余份;吉木萨尔县以“普法+文艺+互动” 模式服务群众200余人次;玛纳斯县推出“法治飞行棋”等趣味活动,寓教于乐。

  青少年是普法宣传重点群体,昌吉州148所中小学校实现“法治副校长”(辅导员)全覆盖,定期开展“主题班会三分钟学法”、法治进校园等活动,通过播放视频、剖析案例、互动问答等形式激发学生学法兴趣。

  针对基层群众学法需求,昌吉州每年冬春开展“送法进万家”全民法治大培训,制作精品课件以案释法,州、县(市)、乡镇(街道)、村(社区)层层举办培训,累计培训120余万人,覆盖率超80%。

  护企安商 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以前遇到法律问题,我们不知道该怎么办。现在有‘法治体检’,就像给企业请了个法律顾问。”昌吉市某电子科技企业负责人感慨道。

  今年以来,昌吉州党委政法委联合司法局、律师协会组建专业“法治体检”团队,深入企业审查合同、保护知识产权、规范劳动用工。“法治体检”团队发现,某食品加工企业合同条款存在漏洞,及时提出修改建议,避免潜在风险。截至目前,昌吉州已开展“法治体检”50余场,服务企业200多家,审查合同1000余份,提出意见建议300余条。

  “真没想到能提前3个月开工,这可节省了近200万元资金!”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某光伏项目负责人李伟难掩兴奋,他说,“以前项目审批手续繁琐,我们要在各部门之间来回跑,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现在有了府院联动机制,审批流程大大简化,效率大幅提高。”

  通过政法委组织协调会,法院提前介入提供法律咨询,政府部门简化流程、开辟“绿色通道”,实行并联审批、容缺受理等创新举措。该光伏项目原本需要数月才能完成的审批流程,仅用一个多月就全部办结,为项目早日开工建设争取了时间。

  昌吉州以法治为笔、平安为墨,不断创新社会治理模式,让法治的种子在群众心中生根发芽,绘就出群众满意的平安画卷。

返回顶部 丝路昌吉app 丝路昌吉
客户端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