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缓糖尿病发病,哪招最管用?老人和年轻人各有侧重

发布时间:2025-09-14 10:03:18
来源:生命时报

字体:

A+ A. A-

  糖尿病是一种需要终身管理的慢性疾病。如何有效延缓糖尿病的发生与发展,成为医学界和公众共同关注的重要议题。近日,《柳叶刀·糖尿病与内分泌学》发表的一项21年随访研究证实:通过系统性的糖尿病预防计划(DPP),可以有效预防糖尿病,显著推迟其发病时间,且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均有适合自己的有效策略。

  该研究将超过3000名糖尿病前期患者分为三组,分别接受严格生活方式干预(包括每周150分钟运动及减重7%的目标)、每日两次二甲双胍药物治疗,或服用安慰剂。结果显示,与安慰剂组相比,生活方式干预组的糖尿病发病风险降低58%,二甲双胍组降低31%。在后续长达18年的随访中进一步发现,生活方式干预平均推迟糖尿病发病3.5年,二甲双胍组平均推迟2.5年。尤为重要的是,生活方式干预对60岁以上老年人效果更为显著,而二甲双胍在25~44岁年轻人群中的预防效果最佳。

  推迟糖尿病发病具有多方面的积极意义。糖尿病作为一种慢性进展性疾病,长期高血糖会引发多种严重并发症,包括心脑血管疾病、肾功能衰竭、视力损害、糖尿病足甚至截肢等。这些并发症不仅显著降低患者生活质量,还需长期医疗支出和护理支持,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因此,哪怕推迟发病几年,也意味着更长时间内保持健康状态、更少的饮食限制、更轻的经济压力以及更高的生存质量。

  不同年龄层人群适用不同预防策略,其背后存在明确的生理机制。老年人糖尿病多与β细胞功能随年龄衰退及肌肉减少导致的胰岛素抵抗相关。生活方式干预通过运动增强肌肉、改善身体成分,并通过抗炎和抗应激机制延缓细胞衰老,从而有效预防糖尿病。年轻人则常因严重胰岛素抵抗和β细胞代偿不足引发糖尿病,二甲双胍可直接抑制肝糖输出、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减轻β细胞负担,因此药物干预效果更为显著,结合健康生活方式可进一步增强效果。

  因此,延缓糖尿病发病需要根据年龄特点采取差异化策略,才能有效降低糖尿病发生风险,延长健康生活年限。

  老年人:以生活方式干预为核心。首先,定时三餐,可适当健康加餐防低血糖,按蔬菜—蛋白—主食顺序进食有利血糖平稳。其次,用谷物薯类替代30%~50%的精米白面,限制荔枝、甘蔗等高糖水果及含糖饮料摄入。再次,推荐晚餐后1小时散步,每周坚持5次。最后,每周固定称重,长期维持健康体重范围。

  年轻人:必要时联合药物治疗。如经医生评估需药物干预,可考虑使用二甲双胍,尤其适用于体重指数较高(BMI超过25)、有糖尿病家族史、曾有妊娠期糖尿病或生活方式调整效果不佳者。使用时需严格遵循医嘱,从小剂量起始、随餐服用以减少胃肠不适,并注意持续配合健康饮食与运动。

返回顶部 丝路昌吉app 丝路昌吉
客户端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