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郎文化保护传承座谈会在京举行

发布时间:2025-09-21 23:01:19
来源:石榴云/新疆日报

字体:

A+ A. A-

  石榴云/新疆日报讯 (记者 王新红报道)9月18日,刀郎文化保护传承座谈会在全国政协书院举行。来自各界的30余位代表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展开深度研讨。

“刀郎文化保护传承座谈会”现场。覃善 摄

  座谈会以浙江省绍兴市援疆指挥部党委书记、指挥长,阿克苏地区阿瓦提县委副书记赵伟龙的援疆实践分享开篇。“在刀郎部落,各民族一起学跳刀郎舞,一起唱歌,非遗让民族团结从有形走向有感。”他讲述的案例中,刀郎木卡姆的乐声、麦西热甫的舞步,成为各民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的情感载体。数据显示,阿瓦提县“刀郎农民画”年产值突破55万元,印证了文化赋能民生的实践路径。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张继焦以“文化赋能论”剖析刀郎文化的三重价值,认为胡杨林、古城堡、麦西热甫、慕萨莱思酿造、农民画等物质和习俗遗产的共生,构成多元一体文化的微观样本。他特别指出,刀郎部落景区年接待游客30万人次,通过复原刀郎人古城堡、手工作坊,让历史走向活态体验,正是文化遗产赋能文旅融合的典范。

  新疆党校讲师闫晓蓉从生态人类学视角切入,揭示刀郎人“绿洲共生”的命运共同体生成机制: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刀郎人通过“卡盆”渔猎协作、轮作制度、胡杨崇拜,将生存实践升华为“人与自然生命互嵌”的哲学。这种智慧,恰与中华文明“天人合一”理念同频共振。

  会上发布了《刀郎文化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调研报告》与《刀郎文化宣言》。调研报告系统梳理17项刀郎文化濒危技艺及32个传承案例,创新性提出“非遗+教育”“非遗+数字”等五大发展路径;《刀郎文化宣言》则确立“共研、共建、共享”三大原则,明确将通过组建多学科联盟开展研究、打造“一带一路”非遗中心、开发“刀郎文化云课堂”等举措,推动刀郎文化成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组成部分。

  十二届全国政协文史委副主任卞晋平对此次成果给予肯定。他指出,非遗保护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是长期工作,需持续推进;呼吁各方以此次座谈会为新起点,借鉴绍兴援疆在刀郎文化保护传承中的实践经验,进一步探索创新,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更多力量。

  目前,阿瓦提县已完成刀郎故里的改造提升,不仅为辖区居民提供宜居美丽的生活环境,也为其提供更多就业创业的机会;刀郎部落景区也将继续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完成后续提升。

返回顶部 丝路昌吉app 丝路昌吉
客户端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