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金秋丰收王⑧丨范广亭种酿酒葡萄 不拼产量拼“含金量”

发布时间:2025-09-23 16:40:52
来源:石榴云/新疆日报

字体:

A+ A. A-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盖有军 通讯员 赵善宾

  阳光穿过玛纳斯河谷的晨雾,把玛纳斯酿酒葡萄产区的葡萄园,染成了一幅颜色鲜亮的油画。画面上,一片片葡萄园如绿色锦缎般铺展开来,沿着天山北麓广袤平原漫向天际。

  眼下正值酿酒葡萄采收季。9月19日,新疆天园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的种植户范广亭手持剪刀,穿梭在170多亩葡萄园的藤蔓间。目光扫过葡萄藤蔓,哪里的果实先熟、哪里的后熟,他心里都有数。

9月19日,新疆天园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的种植户范广亭在采摘成熟的酿酒葡萄。赵善宾 摄

  “以前这时候,满脑子算的是亩产,现在只看果粒的着色和糖度。”范广亭说着话,剪下一串裹着晨露的果实。

  今年49岁的范广亭,是玛纳斯县有名的酿酒葡萄种植能手。从1999年至今,他已经种了26年的酿酒葡萄,是玛纳斯县酿酒葡萄产业发展的亲历者和见证者。

  1999年,玛纳斯县引入葡萄酒龙头企业带动种植户发展酿酒葡萄种植。“那时候不太了解品种,想着能结葡萄就行;也不太会管理,只求产量越高越好。”范广亭的记忆里,最初的种植之路布满荆棘——品种良莠不齐、管理方法落后,种出来的葡萄品质参差不齐,产量高、品质低,丰产不增收。

  此后多年,玛纳斯县大力推动酿酒葡萄品种筛选和种植模式优化。筛选出赤霞珠、丹菲特等适宜当地种植的优良酿酒葡萄品种。同时,优化种植模式,将酿酒葡萄的株型由多主蔓扇形调整为单蔓斜拉型等适宜的株型,在控制产量的同时,让酿酒葡萄的成熟度更均匀,从源头保障品质。

  在这个过程中,范广亭悉心学习,主动求变,很快成为行家里手。如今在他的葡萄种植园里,葡萄架横竖对齐,每株葡萄的行距是3米,株距为1.2米。离地60厘米以下的果穗和叶片全被摘除,既透光又通风,为葡萄品质“加分”。

  机械化的普及让范广亭的“提质”之路走得稳。如今,他的葡萄园里60%的农活靠机器完成:春季清土机掀开防寒土,夏季除草机穿梭行间,秋季埋藤机给葡萄藤穿上“冬衣”。

  范广亭说,今年170多亩葡萄亩产严格控制在1.2吨,部分品种更是控制在800公斤。按照优质优价收购政策,今年亩均毛收入达四五千元,葡萄园纯收入将达20万元。

  玛纳斯县种植酿酒葡萄的条件得天独厚。地处北纬44度,依托天山北麓良好的自然生态、绵延开阔的耕作土地,以及天山雪水灌溉等优势,使这里成为了“中国葡萄酒之都”。2017年,玛纳斯县荣获全国首个“酿酒葡萄小产区”证书,而范广亭的葡萄园,正处在这一小产区的核心区域。

  如今,在新疆尼雅葡萄酒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带动下,玛纳斯县优质酿酒葡萄种植面积已达2万多亩,形成“连片种植、统一管理”的规模化格局。企业通过订单模式引导种植户规范化生产,像范广亭这样的种植户,不仅葡萄销路稳定,收入也逐年攀升,日子越过越红火。

  “我种了20多年葡萄,看着玛纳斯酿酒葡萄产业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心里的获得感满满。”范广亭说,希望更多玛纳斯产的葡萄美酒能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返回顶部 丝路昌吉app 丝路昌吉
客户端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