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不止于援助,更在于赋能

发布时间:2025-09-24 16:41:04
来源:石榴云/新疆日报

字体:

A+ A. A-

  盖有军

  闽疆企业联手打造的“闽疆融合拌面”走红市场,绝非偶然。其背后,是福建产业援疆从“输血式”帮扶向“造血式”赋能的深刻转型。当传统援疆的资金、物资帮扶逐渐显露出“治标难治本”的局限时,福建正以“授人以渔”的智慧,破解受援地发展内生动力不足的难题。

  “造血”的关键,在于实现资源的价值升级,而非简单搬运。新疆三斗粮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与福建紫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深度合作,不仅让新疆“拉条子”成为速食爆款,更推动新疆企业完成了从原料供应商向产业链参与者的身份转变 。这种“资源+技术+市场”的精准嫁接,既实现了资源价值的倍增,也同步提升了新疆企业的产业协作能力。

  新疆的最大优势在资源,最大短板在资源转化。部分企业受限于加工技术薄弱、标准化程度不足、品牌影响力有限等问题,难以将资源优势最大程度转化为经济优势。福建产业援疆的破题之道,恰是通过产业协作补上受援地的“转化短板”。紫山公司带来的不仅是酱料包研发、速食化改造等技术,更通过优势互补和融合协作,让拉条子从新疆人的“家常饭”升级为全国消费者的“国民餐”。

  这种合作早已超越单个项目的合作,形成了一套可复制的系统方法论:以政府为桥梁、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让支援方和受援方的优势深度耦合,最终实现从“政府主导的单向帮扶”到“市场驱动的双向共赢”的跨越。

  一碗独具闽疆融合特色的拌面给了我们深刻启示:产业援疆的核心,从来不止于“给予”,更在于激活——激活经营主体的活力,激活资源转化的能力,激活区域协同的潜力。唯有如此,产业援疆才能真正“枝繁叶茂”,推动受援地实现从“输血依赖”到“自我造血”的质变。

返回顶部 丝路昌吉app 丝路昌吉
客户端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