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立冬!冬藏时节,护阳补肾正当时

发布时间:2025-11-07 19:16:10
来源:央广网

字体:

A+ A. A-

  央广网北京11月7日消息(记者 郑洁怡 实习记者 王祺姝)今天是立冬,也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九个节气,这预示着冬季的开始,此时气候由秋季的少雨干燥转向阴雨寒冻。此时养生保健尤为重要,不仅要抵御严寒,更要为整个冬季的健康打下坚实基础。那么,我们该如何把握住立冬时节做到正确养生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张双伟给出解答。

  张双伟强调,“冬不藏精,春必病温”,只有在冬季养好肾精,打好底子,来年春天才不容易生病。

  立冬为什么要注重“藏”?

  立冬时节,草木凋零,蛰虫潜藏,万物活动渐趋静谧。《黄帝内经》中记载:“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冬季养生要顺应自然规律,注重养阳、藏阳,固本培元。

  此时人体阳气开始收敛潜藏,新陈代谢减慢,能量消耗减少。如果不注意养护,很容易导致阳气受损,出现畏寒怕冷、手脚冰凉、免疫力下降等问题。

  保暖防寒,做到“三不冻”

  立冬时节,天气寒冷,易伤阳气,也易诱发各种疾病。张双伟主任医师强调,要及时增添衣物,注意保暖,重点要做到“不冻头、不冻腹、不冻脚”。

  (1)不冻头:头部是阳气汇聚之处,冬季外出要戴帽子,避免头部受寒。

  (2)不冻腹:腹部受凉易引起肠胃不适,要注意腹部保暖,可穿肚兜或厚外套。

  (3)不冻脚:“寒从脚起”,要穿厚底保暖鞋、纯棉袜子,每晚用热水泡脚。

  热水泡脚的正确方法:

  水温控制:用40℃左右温热水泡脚,泡脚时间为15~20分钟。

  最佳时间:每天饭后1小时或晚上入睡前1小时。

  穴位按摩:配合按摩涌泉穴,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温阳补肾。

  添加材料:可加入艾草、干姜粉等,增强温通效果。

  立冬“三防”不可忽视

  (1)防干燥:冬天气候干燥,容易伤及人体津液,使人体呈现一派“燥象”,如口唇干、大便干结、皮肤干燥等。

  护肤保湿:适当涂抹润肤霜,做好保湿工作。

  饮食调理:适当多喝水,吃蜂蜜、木耳、梨等润燥食物。

  (2)防心血管疾病:立冬之后,气温骤降,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尤其要注意防护。

  重点保暖:护好头部、手部、脚部,外出时戴手套、帽子、围巾。

  监测血压:高血压患者要定期测血压,根据情况调整用药量。

  避免迎风:刮大风时最好不要迎风行走。

  (3)防上火:立冬后,北方供暖开始,且冬季常吃火锅、辣椒等,容易导致体内火气积郁而“上火”。

  饮食选择:多吃白色食物,如白菜、冬瓜、百合、银耳、莲藕等。

  适量食用:羊肉等温燥食物不宜过多,以平补滋阴潜阳为主。

  立冬饮食,科学进补

  俗话说“立冬进补,来年打虎”,冬季是进补的好时节,但也不建议盲目进补。立冬时节,可适当增加主食和油脂摄入。

  (1)推荐食物:

  温补肉类:羊肉、牛肉、鸡肉、虾、鸽、鹌鹑、海参等。

  补肾食材:黑芝麻、黑豆、黑枣、黑米、黑木耳、桑葚等(补肾佳品)。

  根茎类:山药、萝卜、芋头、莲藕等。

  润燥食物:雪梨、蜂蜜、银耳、百合等。

  (2)饮食禁忌:

  生冷食物:生冷之品容易损伤脾胃功能。

  咸味摄入:咸味虽入肾,但过量易伤肾。

  吃苦味:苦味食物虽补益心脏,有助于增强肾脏功能,但要注意适当,不要过度食用。

  (3)立冬养生食谱推荐:

  黑芝麻粥:

  原料:黑芝麻25克,粳米50克。

  做法:黑芝麻炒熟研末备用,粳米洗净与黑芝麻入锅同煮,旺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煮至成粥即可。

  功效:补益肝肾、滋养五脏,适合中老年体质虚弱者选用。

  黄精枸杞红枣饮:

  原料:黄精10~20克、枸杞10~20克、红枣去核1~3枚。

  做法:将所有材料洗净,加水煎煮后即可饮用。

  功效:补益肝肾、健脾安神。注意:阴虚火旺、口干舌燥等人群不宜饮用。

  情绪调节,静心宁神

  情绪调节也是立冬养护的重要部分。立冬以后主张顺应自然界闭藏的规律,在养生方面应做到静心宁神,收敛神气。

  心态平和:不宜大喜大怒,对待事情平和应对,宠辱不惊。

  收敛神气:含而不露,有利于阳气潜藏。

  多晒太阳:冬季阳光较少,适当晒太阳有助于改善情绪。

  亲友交流:保持良好的社交活动,避免孤独感。

  张双伟提醒,立冬时节,养生要顺应自然规律,注重“藏”字诀。护阳防寒、补肾藏精、科学饮食、适度运动、调节情绪,这五大要点是立冬养生的关键。希望大家能够根据自身情况,合理安排生活,健康过冬,为来年开春打下良好的身体基础。

返回顶部 丝路昌吉app 丝路昌吉
客户端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