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赋能地方发展的“昌吉方案”——邮储银行昌吉分行行长范琳芳谈服务地方经济新路径
字体:
A+ A. A-邮储银行昌吉分行行长范琳芳近期工作照。本报实习生 马军 摄
丝路昌吉/昌吉州融媒体中心讯(本报实习生 孙美凤报道)作为服务地方经济的重要金融力量,邮储银行昌吉分行在支持乡村振兴、助力小微企业发展、守护百姓资金安全等领域持续发力。近日,邮储银行昌吉分行行长范琳芳就该行服务地方经济的举措与规划接受专访,详解金融赋能地方发展的“昌吉方案”。
问:乡村振兴战略是国家战略,邮储银行昌吉分行在支持当地特色产业方面有哪些实招?
答:邮储银行昌吉分行聚焦昌吉农业核心产业,2023年以来已完成粮食、棉花、番茄、肉牛等20项特色产业的产品准入,单笔最高贷款额度达1100万元,解决了种养殖户的资金瓶颈问题。今年上半年,已投放棉花产业贷款3.06亿元、粮食产业贷款1.19亿元、绿色畜牧产业贷款0.89亿元,有力支撑了昌吉州特色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
数字化服务是邮储银行昌吉分行的一大亮点。依托与智棉科技合作搭建的棉农综合服务平台,推出“棉农邮E贷”,实现线上申请、审批、支用全流程数字化,无需抵押担保,随用随还,目前已成为棉农融资的首选。
问:小微企业是经济活力的“细胞”,邮储银行昌吉分行在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上有哪些创新?如何平衡“放得出”与“收得回”?
答:小微企业融资难,难在“缺抵押、缺数据、周转急”。邮储银行昌吉分行通过走访核心企业、产业集群,深挖链上数据,为上下游小微企业提供订单融资、线上保理等信用产品;推广“信捷贷”等线下产品,面向经营稳定、信用良好的企业发放无抵押信用贷款。同时,为专精特新、先进制造业企业定制中长期贷款方案,支持技术改造和固定资产投资,今年已为多家企业解决升级资金问题。
风险防控上,优化无还本续贷政策,做好小微企业贷款到期接续支持;对暂时困难但有经营前景的企业,不盲目抽贷、断贷,通过展期、重组等多种方式缓释风险,支持企业恢复生产,既解了企业燃眉之急,也守住了金融风险底线。今年以来,邮储银行昌吉分行已为中小微企业办理贷款风险缓释等业务1300万元。
问:老百姓对存款安全高度关注,邮储银行昌吉分行在防范电信诈骗、保障资金安全方面有哪些举措?
答:邮储银行昌吉分行从“源头防控、动态管理、宣传预警”三方面构建安全网。在账户管理上严格执行“新开户分级分类”管理,优先引导使用存量账户,新开户以二类卡为主,根据客户身份、交易特征动态调整限额;对存量账户持续优化非柜面交易限额,审慎处理提额申请,从源头降低风险。同时,与昌吉州反诈中心建立“实时联动”机制,每日快速核查、管控高危账户,确保随时能查询、冻结、止付。在宣传上,推进金融知识“进农村、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进商圈”,引导群众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提升公众风险防范意识。2024年成功堵截5起电信诈骗,挽回资金23万元。
问:展望未来,邮储银行昌吉分行在服务地方经济、深化普惠金融上还有哪些规划?
答:下一步,邮储银行昌吉分行将坚守金融的政治性、人民性,扎实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聚焦“乡村振兴”与“普惠金融”两大主线,打出更精准的“组合拳”。
乡村振兴方面,邮储银行昌吉分行将以“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为抓手,推广“公司+农户”“极速贷”等产品,打造“融资+融智+物流”的惠农生态圈,同时以金融科技赋能,积极搭建惠农撮合产品平台,解决供需矛盾,扩大“三农”服务覆盖面。
普惠金融方面,邮储银行昌吉分行将持续深化服务实体经济重点领域,强化产业协同,用好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推动智慧场景向县域、农村延伸,提升普惠金融深度与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