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数字金融?中国人寿给出解题思路

发布时间:2025-08-29 10:45:27
来源:中国人寿

字体:

A+ A. A-

  近年来,在金融数字化政策框架持续完善的背景下,保险行业正面临从顶层设计到落地实施的转型深水区。尽管监管层面已构建起数字化转型的政策坐标系,但具体到各机构层面的转型路径选择上,却仍呈现出显著的差异化特征。

  面对“千行有千面”的实践挑战,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人寿”,股票代码:601628.SH,2628.HK)给出的解题思路是:以战略定力锚定转型方向。

  中国人寿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金融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引,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深刻把握“六个必须坚持”核心要义,充分运用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加快数字国寿建设,推进高质量发展。

  “六个必须坚持”中“坚持守正创新”要求遵循事物本原,尊重基本原理。中国人寿深谙此理,早在2012年就与清华大学合作研究,总结了信息化三个层面的概念图,并以此为遵循,一步步探索数字国寿的建设发展之路。

  经过多年实践,中国人寿已经准确把握信息化“处理、传递、交付”的本原特征,前瞻规划了“大后台+小前端”的科技布局,让信息服务随手可及、随时可用、随处可见。

  一是,在信息处理层面布局“大后台”,支持企业上云。通过以多活数据中心为基础,建设国寿混合云,将传统相互独立的IT设备连接成安全可靠、动态伸缩的企业级IT资源池,同时对接外部主流公有云(如华为云、阿里云),依托其强大算力,降本增效成果显著。

  二是,在信息传递层面布局“扁平化网络”,支持万物互联。改变过去多层级树状网络为扁平化直连模式,将上万个网点、数十万台电子设备、数十万销售队伍和数亿客户连成一个整体,建成覆盖广泛的全网互联环境,形成高效畅通的信息高速公路,实现企业资源向一线队伍的扁平化供给和高效直达,满足客户多样化服务体验需求。

  三是,在信息交付层面布局“小前端”,支持便捷服务。依托数字化平台落地社交化、线上化应用产品,有效打通公司与客户之间、公司内各职能部门之间以及各级机构之间的线上连接,丰富线上沟通、线上服务、线上协同能力,实现数字深度赋能、资源高效配置、客户高品质服务。

  而随着保险业数字化转型行至深水区,如何进一步释放数据红利,中国人寿通过成功构建起的以客户为中心、线上线下一体的EAC模式以消费者为核心的平台化商业模式,为行业提供了新解法。

返回顶部 丝路昌吉app 丝路昌吉
客户端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