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老问题” 做出“新标杆”——中国人寿以适老化改造书写民生答卷
字体:
A+ A. A-“姑娘,这字太小了,我这老花眼实在看不清啊!” 2020年的夏天,南京汉中路客服中心里,62岁的张大爷举着手机,眯着眼睛,一声叹息道出了许多老年人在保险服务中面临的共同困境。如今,这样的场景在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人寿”)的服务网点已鲜有出现——通过系统性的适老化改造,从线下柜面到线上App,从专属产品到暖心课堂,一套覆盖全服务链条的适老服务体系已然成型。
从“小切口”到“全链条”,系统改造锻造硬核服务
“解决‘看不清’,绝不止于放大字体。”中国人寿客户服务部/消费者权益保护部党支部书记提出,适老化改造需要从单一的线上优化服务体验,拓展到改造服务流程、优化服务触点、丰富老年保险产品的全服务体系重塑。该支部牵头组建专项工作组,制定了涵盖产品开发、销售服务、柜面服务、线上服务、理赔服务、健康管理、消保教育、生态建设8大改造板块的《中国人寿服务适老化改造工作方案》,明确了26项具体任务清单。两个月组建专项服务队伍,完成上万名服务人员的适老化培训;四个月完成70余个线上服务功能点改造,并快速上线系列老年专属产品,以“国寿速度”回应老年客户期盼。
在传统服务渠道,近2500家线下柜面网点全部完成适老化改造升级,为老年客户配备轮椅、老花镜、放大镜等助老便民用品,提供老年客户优先叫号、专人陪同等专属服务,并为不方便临柜的客户提供上门支持。自2023年起,已累计提供近7万次上门服务。同时,老年客户拨打95519服务热线可一键接入人工服务,专属坐席团队提供“慢轻柔”电话服务,服务满意度接近99.9%。
在智能服务渠道,中国人寿寿险App优化了界面设计布局、平台基础能力、重点业务流程和服务功能,深入改造三级页面。同时注重老年客户风险防控,老年客户借款操作全部接入人工电话回访,确认本人意愿;新建保单借款智能语音风控机器人,适时发送语音提示,确保资金安全。经过适老化改造,中国人寿寿险App成为行业内首个获得适老化及无障碍认证的移动应用。
从“单点探索”到“百花齐放”,暖心关怀延展服务边界
总部搭建分公司创新共建平台,鼓励全国柜面在保险基础服务之上,延展暖心服务边界,推动适老服务从“标准化”向“特色化”升级。“长者陪伴课堂”应运而生,精心为老年人打造了三大陪伴主题。
一是数字生活课堂。柜面人员化身“导师”,手把手引导老人熟悉智能手机操作——从开机解锁到视频通话、在线支付水电燃气费,逐步化解了老人们的“数字恐惧”,帮助他们享受便利生活。
二是文娱健康课堂。在办理保险服务的同时,提供美食分享、医养知识、摄影技巧、非遗传承体验等丰富活动,帮助老年客户充实生活,收获快乐与满足。
三是金融消保课堂。定期举办金融知识科普与风险防范讲座,用真实案例深入浅出地剖析常见诈骗手法,为老年客户筑起坚实的“防骗墙”。
从“标杆”到“标准”,以实践智慧填补行业空白
这场始于“指尖”的温度改造,最终结出了丰硕的果实。截至2024年底,中国人寿累计提供上亿次适老服务,成功构建起“产品有温度、服务有速度、保障有力度”的适老服务体系,入选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普惠保险典型案例”。2025年,中国人寿受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委托,作为牵头单位之一参与编写了《保险机构适老服务规范》并正式发布,填补了行业标准空白,为保险行业适老服务标准化建设提供了重要参照。
深入而持久的适老化服务改造,是中国人寿客户服务部/消费者权益保护部党支部以担当精神践行“以客户为中心”理念和“四抓落实”要求的生动体现。该支部将持续以“四抓落实”为指引,把老年客户的满意作为检验工作成果的金标准,让适老化服务不仅成为响应国家战略的政治答卷,更成为践行初心使命的民生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