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镜距离丨“山不再高,路不再远,我们更近了”
字体:
A+ A. A-
初秋的天山脚下,绿意绵延。从边境口岸到热闹集市,大美新疆的斑斓画卷,在老挝国会副主席宋玛·奔舍那的眼前,渐次展开。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之际,宋玛·奔舍那来到这里出席2025年国际议员友好交流论坛。这位习近平总书记的老同学、老朋友,再一次担当起中老友好使者的角色。
上世纪60年代,宋玛·奔舍那与兄弟姐妹们在北京八一学校就读,与学生时代的习近平同窗。2010年和2017年,习近平两次访问老挝期间,都同奔舍那家族友人亲切会面,生动诠释了中老“同志加兄弟”的特殊情谊。
2017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老挝奔舍那家族友人时动情地说:“奔舍那家族,很多都是我的老同学。我记得你们来的时候,可能我还是在小学六年级左右。我们也就是那个时候,结下了这个缘分。”
中国给予奔舍那家族的热情招待和悉心照顾,令宋玛·奔舍那至今难以忘怀。当时他们住在金鱼胡同3号大院,中国政府还专门安排了老师到家里教他们学习中文。
“我总是说,我是在红旗下长大的,对我人生影响最大的就是雷锋(精神)。工作上、生活上我总是记得有两个事,第一个助人为乐,第二个就是要对工作负责。”
正是这样的珍贵经历,令宋玛·奔舍那对中国的点滴充满感情,对中国的发展持续关注,对中国的道路高度认同。
“(老挝)必须坚持跟中国建设命运共同体,这是一个非常正确的决策。”
多年来,宋玛·奔舍那多次来华访问,亲眼见证了中国的沧桑巨变。此次新疆之行中,宋玛·奔舍那重点关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他亲眼目睹了新疆的繁荣发展与和谐稳定:高速路网四通八达,现代城市铺展成长,民族文化蓬勃繁荣,各族人民安居乐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年来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正是中国之治在边疆地区的生动实践。这次活动,不但为这位“中国通”打开了新的视野,更帮助他寻找到新的发展契机。
“(新疆的发展)给老挝、给我们一个启示:我们互联互通,也可以把我们的国家发展起来。”
宋玛·奔舍那曾担任老挝公共工程与运输部部长,也是最早推动中老铁路建设的老挝官员之一。“也正因为有‘一带一路’,中老铁路才得以修建的。”
“这就像习主席说的一样,山不再高,路不再远,我们就更近了,新疆也不再远了。”
从少年时的同窗情谊到对共建中老命运共同体的深度认同,这段跨越时光与山海的情谊,如同天山雪莲,纯净初心不改,始终清澈绽放;又似绿洲胡杨,任他风沙乱眼,根愈深、叶更茂。
统筹:毕晓洋
编导:卢烨 常能嘉
记者:卢烨 常能嘉 王菲 胡虎虎 辛悦卫
编辑:张曼怡 张浩波
摄制:卢烨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