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资源”变“热钱景”!吉木萨尔避暑游火爆
字体:
A+ A. A-丝路昌吉/昌吉州融媒体中心讯(通讯员 杨艳 海生燕报道)盛夏时节,骄阳似火,南部山区成为游客避暑纳凉的“天然空调房”。近年来,吉木萨尔县依托海拔落差大、森林覆盖率高、气候凉爽等优势,大力发展避暑旅游,让“凉资源”成为带动乡村经济发展的“热产业”。
游客在农家乐享受当地美食。通讯员海生燕 摄
7月28日,吉木萨尔县泉子街镇冰河夏都农家乐的院子里飘着烤羊肉串的焦香。昌吉市游客张明一家正围坐在餐桌前,品尝刚端上桌的山野菜。“白天爬山还得穿外套,晚上睡觉要盖厚被子,哪像是在三伏天?”张明边吃边笑,桌上的大盘鸡冒着热气,土豆泛着油光,那是老板马英泉用后山散养的土鸡炖的。
马英泉擦着手从厨房出来,围裙上还沾着面粉,他接过话头说:“入夏到现在,每天少说接待近百人,周末根本忙不过来,游客大多从乌鲁木齐、昌吉来,不少人一住就是三五天,客房都得提前预订。”
吉木萨尔县新地乡画家村露营地篝火晚会。通讯员海生燕 摄
这样的热闹场景,在泉子街镇、新地乡、大有镇的山坳里随处可见,农牧民守着这片清凉,把土坯房改成民宿,把洋芋蛋做成招牌菜,让游客在松林间品尝野菜,在溪流边啃一块现烤的羊排,尽享田园生活。
每到周末,夜幕降临时分,新地乡的小分子画家村天山公社度假区燃起篝火,游客们围着篝火跳起欢快的舞蹈,火苗映着游客们的笑脸。火光里,卖奶疙瘩的阿婆提着篮子穿梭在人群中,塑料布上的奶片泛着乳白的光,很快就被孩子们围住。
吉木萨尔县新地乡画家村露营地。通讯员海生燕 摄
避暑旅游的兴起,让山里的日子也跟着热了起来,泉子街镇白杨河村村民加尼拜客的羊圈里,200多只羊正甩着尾巴吃草。他说:“过去一只羊卖肉挣几百元,现在做成手抓肉、烤肉,能多赚1000多元。”
吉木萨尔县泉子街镇冰河夏都农家乐。通讯员海生燕 摄
吉木萨尔县文旅局旅游办主任潘晓娟介绍,今年吉木萨尔投入大量资金修建完善旅游厕所、观景台、生态停车场,进一步深度挖掘民俗文化资源,推出融合农牧生活、非遗展示的沉浸式旅游线路。同时,加强电商平台与乡村旅游的联动,建立土特产直供链条,让“凉资源”不仅能吸引游客来,更能让山里的好东西走出去,进一步释放避暑经济的带动效应,让更多农牧民在清凉山水间收获稳稳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