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小白条”何以“游”得欢
字体:
A+ A. A-丝路昌吉/昌吉州融媒体中心讯(通讯员 殷雪娟报道)7月8日上午,新疆头屯河楼庄子水库开展增殖放流活动,11万尾新疆裸重唇鱼子一代鱼苗在头屯河流域上游安家落户。
这是该水库建成后连续两年投放新疆裸重唇鱼鱼苗。如今在新疆定期开展增殖放流成了常态,为什么放流新疆裸重唇鱼越来越多,并且近两年都是子一代的鱼苗?
新疆裸重唇鱼在当地俗称“小白条”,因全身几乎裸露,仅肩部、臀部和侧线有鳞片,故得名“裸重唇鱼”,是新疆水域的重要冷水性土著鱼类,属于自治区一级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主要分布于新疆天山以北的准噶尔盆地诸河流,天山中脉的伊犁河,以及天山以南的开都河水系。新疆裸重唇鱼属于鲤科裂腹鱼亚科,其演化历史与青藏高原及天山的剧烈隆升密切相关。该物种在约240万年前分化出三大谱系:开都河流域谱系、伊犁河流域谱系和准噶尔盆地谱系,历史上还曾见于巴尔喀什湖、阿拉湖等中亚水域。新疆裸重唇鱼最大个体可达35厘米,重约700克。以水生昆虫、软体动物等为食,幼鱼偶尔摄食藻类,通过摄食底栖生物减少富营养化,维持水体清洁,所以对控制水体有机质和浮游生物具有重要作用。作为新疆裂腹鱼类的代表鱼种,它的存在支撑了高山水域生态链的稳定性。
7月8日,头屯河楼庄子水库工作人员正在放流11万尾新疆裸重唇鱼鱼苗。通讯员宋姚洁 摄
随着各地新建水利工程阻断了洄游通道,过度捕捞、气候变化等导致新疆裸重唇鱼种群数量锐减。新疆裸重唇鱼不同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较低,基因交流受限,加剧了濒危风险。2004年,新疆裸重唇鱼被列入新疆一级水生野生动物,并实施禁渔期制度。2010年,位于新疆昌吉市滨湖镇的新疆水生野生动物救护中心的专业技术人员成功突破人工繁殖技术,累计放流200余万尾鱼苗至巩乃斯河、特克斯河等水域。并于2021年突破了全人工繁殖技术,子一代亲鱼保种规模达0.5万尾。现在人工繁育新疆裸重唇鱼鱼苗培育技术已经推广到了全疆6家企业,社会力量在办理水生野生动物人工繁育许可证后,也可参与繁育。
新疆裸重唇鱼的“前世”见证了天山隆升与冰期变迁,而“今生”则凸显了人类干预下的生存博弈。作为新疆水生态的“活化石”,它的保护不仅关乎物种存续,更是高原水域生态健康的重要指标。通过科学管理与公众努力,这一珍稀物种有望在新疆的青山绿水间持续演化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