件件都是艺术品!玛纳斯棉农姐妹团把棉花玩出花

发布时间:2025-07-22 18:11:30
来源:玛纳斯县融媒体中心

字体:

A+ A. A-

  在玛纳斯县北五岔镇沙窝道村,有一位名叫何大俊的村民,带领乡亲们凭借一双巧手,一针一线钩织出“好运棉棉”等独具乡愁的棉花元素文创产品,成为游客带得走的棉乡特色礼物。

  走进位于大庙村的文创产品展厅,仿佛踏入一个充满创意的棉乡世界。由何大俊带领村民钩织的各类棉花元素的文创产品琳琅满目,栩栩如生的“棉花桃子”挂件、“棉花”花束、精美的钥匙扣,每一件作品都让人爱不释手。

图片

玛纳斯县北五岔镇沙窝道村村民何大俊(右一)与村里姐妹一起钩织文创产品。赵善宾 摄

  顾客王丽说:“这些文创作品做得真精致,针脚细,样式也讨喜,还透着我们北五岔镇棉花种植的乡土味儿。”

  北五岔镇是自治区“一村一品”示范村镇,有优质精品棉基地15万亩,是玛纳斯县优质棉核心区。当地政府利用妇女农闲时间,连续两年开办三次文创产品钩织培训班,为妇女开辟冬季增收新渠道。何大俊抓住机遇,勤学苦练,很快成为技术骨干。从最初简单的“棉花桃子”起步,由此开启了棉乡文创的创作之路。

图片

何大俊正在钩织文创产品。赵善宾 摄

  然而,钩织之路并非坦途。初期,团队面临线材配色不理想、制作效率低下等难题。何大俊带领姐妹们反复试验,有时为追求完美,一件作品要拆织多次。面对部分成员因进度慢而产生的畏难情绪,她总是耐心指导、示范,鼓舞大家。经过不懈努力,团队终于攻克技术难关,产品品质得到了显著提升。

图片

何大俊正在向顾客展示文创产品。赵善宾 摄

  如今,在北五岔镇政府的大力扶持下,何大俊团队已发展至8名固定成员,产品从单一的“棉花桃子”扩展到挂件、花束、钥匙扣等20多个品类。通过统一包装设计、多渠道销售,这些饱含乡土情怀的手工艺品已成为当地特色文创产品,在增加妇女收入的同时,还能为游客带来更好的旅游体验。

图片

具有棉花元素的文创产品。赵善宾 摄

  何大俊说:“计划以后把我们做出来的作品拿到一些大型活动或者是景区里去展示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欢我们的产品,也希望尝试去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

  北五岔镇党委委员何艳飞说:“今后,北五岔镇将深挖特色,以棉花、枸杞等本地特色产业为核心,拓展文创品类,把农产品的‘土’转化为文创的‘潮’;同时,推动文创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将文创产业与乡村旅游、农耕文化体验相结合,打造‘北五岔文创’区域品牌,让文创成为带动群众增收、弘扬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玛纳斯县融媒体中心 记者 赵善宾 通讯员 陶昕月

返回顶部 丝路昌吉app 丝路昌吉
客户端
-分享至-